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中國的全職媽媽做的不容易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2-16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這幾年中國媒體上忽然多了關于全職媽媽的討論,不少城市女性談到這一話題往往流露神往之情。就連我一個在投行奮斗多年、步步高升的姐妹,也在生完孩子之后迅速失去工作動力,渴望回家全職照顧寶寶。在一些70、80后們眼里,“全職當媽”這項工作就好像一個水靈靈的金蘋果,還沒有嘗到味道便已經開始叫好了。

  在國外媒體看來,全職媽媽群體的出現是中國社會變革的一個縮影。表面上來看,這說明無論是社會還是男性們,都給與女性產后回歸家庭越來越多的寬容。而往深了說,這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在社會生活層面的一種折射。

  中國曾經在毛澤東時代創造了70%以上的婦女就業率,名列世界前茅。計劃經濟時代,國家長期執行“低收入,廣就業”的政策,讓依靠夫妻一方收入的生活方式成為泡影。而市場經濟的改革迅速打破高就業率的神話,同時也促成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和城市里中產階級的崛起。從這個意義上說,全職媽媽夢有了實現的可能性。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社會給予全職媽媽們足夠的理解。前不久和兩個著名的女企業家聊天,其中一個成長于毛澤東時代,她認為女性必須工作,不工作是不思進取的表現,況且,整天待在家里干什么呢?已經退休仍然堅持工作的她說,如果讓她在年輕時把全天都貢獻給老公孩子,簡直太浪費了;而另一個是70后,她反駁說回歸家庭是另一種工作,在家里有做不完的事情,比如指導孩子學習、讓自己到音樂書畫班充電、學做糕點等等,其中有享不盡的樂趣,她還說自己考慮45歲退休回歸家庭。

  也許年輕一代媽媽們全職在家的做法,在受到婦女是社會半邊天思想影響的老一輩看來非常的自我。長期以來,這個國家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志往往是在社會上的權利與名氣,而并非完善個人興趣與提升家庭質量。

  我的幾位做全職媽媽的朋友們就表示,辭職回家最大的阻力不是來自老公,而是來自父母一輩。“因為他們覺得給我十幾年讀書受教育的投資全浪費掉了,”其中一個全職媽媽跟我說。

  相信在很多人的觀念里,“當媽”這件事兒是一個順理成章、不需要上崗資格證就可以做的簡單工作,女人們到了年齡、結了婚(甚至未婚)、寶寶出生,于是自動上崗。很多人不習慣把女性自幼受到的教育與“當媽”這項工作掛鉤。而事實上,做母親,特別是做全職媽媽,決不是一項輕松工作。只是這項工作因無法納入GDP考量而容易被忽略掉。

  2007年,隸屬于美國Kenexa公司的Salary.com網站列舉了全職媽媽在家的十項主要業務,其中包括擔任日托中心教師、清潔“家庭學校”、兼任管家、廚師、甚至心理醫生等。Salary.com統計得出,這項工作的工作時長是每周91.6小時,從經濟學角度講,支付給全職媽媽的年薪應為13萬美元。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美國公布的2007年家庭中位年收入(即中間收入)只有5萬多美金。這意味著全職媽媽創造了相當可觀的社會財富。然而,爭論全職媽媽有多少經濟貢獻這件事恐怕有些無厘頭,我個人更愿意從這個支付給全職媽媽的薪水中看到這項工作的難度。

  想想看,如果親歷親為全職媽媽的全部十項業務,恐怕經濟學博士也未必駕馭自如。當然,現實生活中,中國的全職媽媽們大多數可以雇到比美國便宜很多的保姆,甚至享受免費的來自孩子們祖父母們的幫助。

  不過,無論是否有幫手,全職媽媽們至少需要從事十項工作中的某幾項,單是全天陪一個小家伙玩兒,并且在游戲中寓教于樂實施早教,然后在小東西睡著后整理玩具收拾殘局這一項,就相當的消耗體力智力。

  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白領在回歸家庭之后,發現自己迅速淪為了保姆而非管家、“叫獸”而非“教授”,心理疾病困擾者而非心理醫生。

  誠然,對于主動辭職回家教育寶寶的全職媽媽們來說,她們對自己的心理期待大大高于昔日純粹無法就業的家庭婦女。也因此,她們所遇到的問題、困境,遠遠不是老一輩外婆們可以幫助指導的。

  可以說,從職場女性轉變為全職媽媽,就如同轉換行業,如果缺乏一定的心理準備、知識和能力,很可能把這一工作從“金蘋果”變成“毒蘋果”,消磨掉自己的意志和生活的熱情。

  在美國,國家統計局發現該國從1969年到2009年四十年間,全職媽媽足足減少了400萬人。這其中,激烈的競爭導致女性不敢離開職場是其中一個原因,而社會學家們認為,許多從小被全職媽媽帶大的女性,不愿意再過和老一代一樣的生活,相比于子女早教和家庭,她們同樣看重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并且更加公開大膽的表明自己的事業野心。如果兩者不能兼得,只好在工作期間請專人料理寶寶了。

  而中國的情況可能剛好相反。那些從小被送到公立幼兒園或者外婆家的女性們長大成人,她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童年時也缺少母親的全程陪伴,因此寧可犧牲事業回到家里。而還有一大部分人并不是因為孩子,她們在一個物質條件改善但競爭加劇的國家里,完全失去了斗志,更愿意待在家里享受老公創造的物質生活。

  對于個人而言,無論哪一種選擇均無可厚非。對于國家來說,前一種人甚至可能有助于培養身心更健康的未來公民。

  但我想說的是,無論你的選擇出于什么動機,都需要明白歸家如轉行,轉行須謹慎的道理。雖然“我負責養家,你負責美貌如花”聽上去極為妙不可言,但實際情況卻不一定那么完美。就在前兩天,我的一位全職媽媽朋友還在抱怨說,她的兒子希望她穿戴職業裝再去學校接他,因為不希望同學們知道自己的媽媽沒有工作。雖然這樣大跌眼鏡的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但相信很多全職媽媽們的確面臨著來自社會固有觀念、祖父母質疑、以及全職當媽這項任務本身帶來的諸多挑戰。所以,奉勸所有做著回家夢的女性,最好對于該行業有所了解和準備時再選擇進入,特別是,如果你想做的是全職太太,而不是毫無建樹的家庭婦女的話!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