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患有牙周炎怎么辦
牙周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口腔疾病,孕婦患有牙周炎不僅會對孕期的營養(yǎng)攝入產生阻礙,還會影響到肚子里面寶寶的健康發(fā)育。
牙周炎,是指未完全長出的牙齒,其牙齒周圍的牙根發(fā)炎。
由于人類的進化及從小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現(xiàn)代人類下頜骨的發(fā)育還較古代人類下頜骨小,以致于人類最后萌出的第三大臼齒,常“無地自容”而導致“水平埋沒”長不出來,或“傾斜部分萌出”。因牙齒無法完全長出,部分還覆蓋在牙肉之下,這時牙冠與這塊牙肉之間便有空隙,而這空隙便形同一只“垃圾袋”,滯留食物殘渣及滋長細菌。時間一久,這塊牙肉(牙齦瓣)便會有急性、慢性等發(fā)炎現(xiàn)象,有時,更會有脹液形成。這時牙肉腫脹,上面牙齒咬到這塊肉,越咬越腫,越腫越容易咬到,發(fā)炎越厲害。如此周而復始,愈演愈烈,發(fā)炎便會向后擴散到耳部、喉部及口底,更為嚴重的是,病人常會有全身毒性并發(fā)病,如發(fā)燒如全身倦怠等。此外,病人不能咬合,且有口臭味。這種痛苦加諸于病人,尤其是生理、心理急劇變化的孕婦,常常會令人無法忍受。更不幸的是,這種牙齒萌作出作怪的時間,最常發(fā)生在20-35歲之間,因此在我們論斷中,孕婦患有口腔疾病的病例,不勝枚舉。
嚴格說起來,為防范牙冠周圍炎困擾孕婦,婦女應該在準備懷孕之前,即作口腔檢查,及時將有問題的智齒拔除,因為在懷孕初期及末期不適于口腔手術,就算是在懷孕三個到六個月的較安全期,要孕婦隨可能費時數(shù)十分鐘的智齒拔除過程,也是一件大苦事。
懷孕之前進行一個徹底的口腔檢查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可以避免孕婦在懷孕期間進行牙齒拔除等疼痛難忍的治療,對于維護寶寶安全是有重大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