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缺陷的外部因素
新生兒出生缺陷已經成為了一大社會問題。為什么嬰兒畸形率會逐年增高呢,這與生活習慣不無相關。在此,為大家總結了新生兒缺陷的致病外因,希望大家引起注意。
激素影響:
孕早期應用雌激素、雄激素及孕激素,可引起胎兒性別的變化及其他畸形。
藥物影響:
準媽媽連續用鏈霉素可致新生兒耳聾。四環素、激素類的藥物都有致畸的報道,所以妊娠期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吸煙飲酒:
準父母長期大量飲酒、吸煙,都有可能產生死胎、低體重兒、智力低下等情況。
準媽媽病毒感染:
常見的是孕早期母親患流感、風疹、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可使胎兒患小頭畸形及腦積水、腦鈣化等組織或器官畸形。
準媽媽化濃妝:
一項調查表明,每天濃妝艷抹者胎兒畸形的發生率是不涂濃妝者的1.25倍。對胎兒畸形發育所產生不良影響的主要是化妝品中含的砷、鉛、汞等有毒物質,這些物質被準媽媽的皮膚和黏膜吸收后,可透過血胎屏障,進入胎血循環,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其次是化妝品中的一些成分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后產生有致畸作用的芳香胺類化合物質。
準媽媽受過輻射:
準媽媽早期過量接受放射性物質有可能導致畸形兒的產生,因此準媽媽早期盡可能不做腹部X線透視或攝片,否則有引起先天性心臟缺陷、小頭畸形、死胎等危險。
準媽媽受病貓傳染: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帶菌的貓是一種對導致胎兒畸形威脅很大的傳染病源,而貓的糞便則是這種惡性傳染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英國,由于準媽媽親近貓給嬰兒造成不良后果的,約占染病準媽媽的40%,每年約有500名嬰兒被貓所害。
其實,很多的新生兒出生缺陷都是由于這些外在因素造成的。要預防嬰兒畸形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要從我們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孕期生活習慣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