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概念股:A股半導體公司年度業績大盤點,CCL開啟新一輪漲價周期
在5G、智能化、新基建等新興應用的驅動下,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20家A股半導體公司發布2020年度報告,合計營收達8487億元,其中有80%的企業營收呈現增長的態勢。
在上游原材料方面,國內面板企業對推動供應鏈國產化的趨勢明顯,使上游原材料、裝備的國產化配套比例不斷增加,但產業競爭也愈發激烈,以ITO靶材為例,價格戰已經持續多年,市場生產環境不容樂觀。
此外,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環氧樹脂開啟漲價周期,并持續維持在高位。受這一因素的影響,下游CCL廠商直接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加之應用終端需求的增加,推動CCL價格也開始步入調漲通道。
120家A股半導體公司2020年度業績盤點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20家A股半導體公司發布2020年度報告。120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8486.79億元,其中,有15家企業營收超過100億元,共計營收6663.69億元,占比高達78.52%。
從營收規模分布來看,營收超過100億元的公司有15家,占比12.5%;在20~100億元(含)的企業占比22.5%;營收在10~20億元(含)的公司最多,占比達到25%;營收在5~10億元(含)的企業占比23.33%,營收低于5億元的企業占比16.67%。
在凈利潤方面,120家公司中,有112家公司2020年度度實現盈利,合計盈利570.13億元,其中前12名公司的凈利潤均超過10億元,共計達到337.03億元,占比達到59.11%。另有8家公司凈利潤出現虧損,共計虧損29.06億元,其中大唐電信虧損13.64億元,近乎一半。
從凈利潤來看,120家企業中共有78家企業凈利潤破億元大關,占比達到65%。其中,凈利潤在0~1億元(含)的企業占比為28.33%;凈利潤在1~2億元(含)的企業占比21.67%;凈利潤在2~10億元的企業占比最高,達到33.33%,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企業占比10%,凈利潤虧損的企業占比6.67%。可以看出,企業整體利潤規模還是較小。
整體上來看,絕大部分半導體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表現優異,主要是受益于國內半導體行業景氣度的不斷提升。在國產替代以及下游市場需求強勁背景下,國內半導體廠商訂單持續增長,但由于晶圓供給不足,導致CPU、顯示驅動芯片、MOS、CIS、IGBT等產品出現缺貨漲價情況,一方面,擁有資源的頭部公司業績增長迅速,另一方面,部分非頭部公司的業務發展受到了抑制,從而影響其經營業績增長。
ITO靶材價格戰能否停歇?
ITO靶材在平板上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和透明性,可切斷對人體有害的電子輻射、紫外線及遠紅外線,是平板顯示器制造中的關鍵原材料之一。
長期以來,ITO靶材的核心技術都被三井、東曹、日立、住友、JX、三星康寧、優美科等國際企業把持。
作為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國產企業想要進入ITO 靶材領域并不容易,但作為被掣肘的環節,ITO靶材國產化的趨勢也銳不可當。
據了解,國內宣布進入ITO靶材領域的企業已經超過20多家,但進展并不順利,普遍沒能做到批量供應。直到2017年,才陸續有國產ITO靶材廠商取得突破,產品逐漸進入量產。
然而,產品上市并未讓國產ITO靶材廠商迎來高光時刻,反而由此拉開了行業價格戰的帷幕,國外供應商為了挽回其進口壟斷的地位,率先發起價格戰。2017年至2018年期間,各大廠商的毛利率普遍由40%-50%跌至20%-30%。無論是國際大公司還是國內企業都陷入了價格戰的漩渦中無法脫身。
現階段ITO靶材領域的主要生產商包括三井、JX、三星康寧(ITO靶材業務被先導集團收購)、LT等國際大廠以及先導集團、映日科技、晶聯光電、歐萊靶材、阿石創等國內廠商。
據業內人士表示,ITO靶材行業早已經開始洗牌,國內生產企業普遍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差,而核心原材料銦的價格持續上漲,更是加劇了行業洗牌的進程,近兩年來國內ITO靶材廠商數量已經逐步減少。
事實上,ITO靶材產品價格與原材料價格聯動,核心原材料銦占靶材企業成本的 70%。
業內人士表示,長時間以來,銦的價格都處于下降趨勢,ITO靶材的價格也處于下降趨勢,但2020年下半年起,核心原材料銦的價格大幅上漲,所以目前ITO靶材也有上漲趨勢。
另一方面,隨著面板產業景氣度不斷上升,疫情又打亂國外企業的生產節奏,2020年ITO靶材行業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部分國外企業開始對新訂單漲價。
不過,價格戰并未緩解。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新進入的企業很多,ITO靶材行業一直存在價格競爭,但這兩年價格戰的情況非常激烈,且目前看不到緩解的跡象。
與ITO靶材深陷價格戰不同,以CCL為代表的原材料卻是開啟了新的一輪漲價周期。
CCL開啟新一輪漲價周期
CCL又名覆銅板,上游是玻纖、銅箔和環氧樹脂,而下游的重要應用是諸多電子產品的必需品—PCB。
從生產成本來看,銅箔占CCL成本的30%-50%,玻纖占25%-40%,環氧樹脂占25%-30%,因此,原材料價格的走勢將直接決定CCL的生產成本。
據筆者了解,CCL的三大原材料,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價格均有所上漲。除了原材料上漲的原因之外,下游需求的增加也是CCL本輪價格調漲的主要原因。去年下半年開始,下游汽車、消費電子、通信等終端領域的需求持續向好,PCB需求持續加大,也進一步增加了對CCL需求。
有業內人士向筆者透露,本輪CCL的漲價,下游需求的增加才是最核心的因素。由于新能源汽車本身的用量遠遠高于手機,加上新能源汽車銷量維持在高位,所以CCL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預計今年都不會平穩,有可能會繼續調漲。
因為CCL行業集中度較高,高端產品集中度更高,CCL廠商對下游的議價能力更強,原材料如銅箔、玻纖布和樹脂的漲價能較好地傳導至下游廠商,因此,相關企業的業績在本輪漲價潮中亦有望受益。
據筆者統計,A股CCL相關的上市公司有生益科技、南亞新材、華正新材、超聲電子、金安國紀、中英科技、超華科技。其中,生益科技為全球排名第二的覆銅板廠商,業績體量相較于其他廠商而言,則高出不少。
隨著2020年年報的相繼出爐,CCL企業的經營業績也相繼披露,具體來看。7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營收出現同比增長,其中4家公司增幅超過10%,僅超華科技出現下滑。在凈利潤方面,除了南亞新材有所下滑,其他6家公司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漲幅,生益科技、華正新材、金安國紀和中英科技,四家公司增幅均超過15%。
這種景氣度,也延續到了今年的一季度。從已經披露一季報業績的四家公司來看,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漲幅。其中,華正新材實現凈利潤6335.1萬元,同比增長259.28%,生益科技預計一季度預計凈利潤約5.39億元-5.49億元,同比增長59.0%-62.0%,而超華科技一季度預計凈利潤約2500萬元-3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最為炸裂的莫過于金安國紀,公司稱,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32億元-2.79億元,同比增長580%-720%,這意味著金安國紀僅憑借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就超過去年。
對于業績的增長,金安國紀稱,主要是覆銅板市場行情恢復性增長,公司核心產品覆銅板的銷售價格和銷售數量較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產品的毛利率同比上升較多。
上游供給緊張,下游需求景氣度有支撐,加上電動車趨勢不變,帶動車用電子需求成長,以及當前主流CCL廠商均已成功實現漲價,并且大部分廠商進入加價溢價的階段,相關企業業績有望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GY)
,天海翼qvod,十大必看玄幻小說,歐式個人寫真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712.html- 標簽:,蘋果將停用Epic開發者賬號,木葉曙光2.5,天上人間10大頭牌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一周概念股:A股半導體公司年度業績大盤點,CCL開啟新一輪漲價周期
在5G、智能化、新基建等新興應用的驅動下,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20家A股半導體公司發布2020年度報告,…
-
仁寶出售昆山LCD液晶電視廠,已將部分生產線移回臺灣
臺灣仁寶集團5月7日發布代子公司仁寶視訊電子(昆山)有限公司公告稱,將出售不動產給昆山市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交易總金額達人民幣…
- A股半導體公司Q1業績排行榜:120家公司合計營收2029億元,超9成公司實現增長
- 埃隆·馬斯克:上海超級工廠出產的特斯拉汽車質量很高
- 創芯微批量發布新品,力爭成為國產高端保護IC三巨頭之一
- 9家上市車企4月汽車銷量合計超57萬輛,1-4月產銷量均同比增長超60%
- A股蘋果概念股龍頭兩極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