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生孩子順產形容俊男美女的句子男孩女孩染色體孕周計算器生男生女
我們在2021年12月發布了《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1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我們在2021年12月發布了《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1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上一版報告中,我們將低、中、高三種預測的長期總和生育率分別設置為1.0、1.2、1.6。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僅1062萬人,2022年已跌破1000萬男孩女孩染色體,只有956萬,創下1949年以來最低記錄。在出生人口繼續快速下降的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將人口預測的參數進行調整,根據當前的現實情況,分下述三種情形更新預測并據此給出政策建議。
1.低預測:前提是沒有實質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生育率持續下降至0.8左右。為何把生育率下限設置在比日本還低得多的0.8呢?這是因為相對于收入,中國的教育支出和房價等與養育相關的成本遠高于日本。鼓勵生育力度并不小的韓國,在2020年的生育率已經低至0.84,在2021年進一步下降至0.81。可見如果沒有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中國的生育率會類似于韓國而遠低于日本。中國現在的大城市和東北三省的生育率已經只有0.7-0.9,隨著年輕人口的進一步城市化,中國的生育率還會繼續走低。最近各地陸續推出一些鼓勵生育政策,但力度仍然太小,其效果恐怕還是杯水車薪。
2.中預測:前提是推出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鼓勵生育的財力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即GDP的1-3%。雖然生育率會從1.0的低點有所提升,但由于中國養育壓力更高,而且社會變化帶來的生育率下行慣性更大,生育率只能維持在1.1左右的水平,比日本還低一些,更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
3.高預測:前提是推出各種積極有效的政策,大力鼓勵生育形容俊男美女的句子。中國面臨世界最嚴重的低生育率下行慣性,所以需要世界上最大力度的鼓勵生育力度。我們估計,需要用GDP的5%來鼓勵生育[1],才能把生育率從2022年的低點逐步提升到1.4,即接近發達國家的平均生育率水平。在這個情形下形容俊男美女的句子,2030年的新出生人口將在1062萬,2050年的總人口為12.9億。
在低預測情形下,中國出生人口將在2023年降至900萬左右,2025年跌破800萬,2027年跌破700萬,到2050年降至493萬,2100年僅不到100萬。中國現在的出生人口只有印度的一半,到本世紀中葉只有印度的1/3,到2100年可能不到印度的1/4。按此預測,中國出生人口將在2056年被美國反超,到2100年只有美國的2/3左右。現在中國總人口還達到美國的四倍多,可出生人口卻將在兩代人后被美國反超,可見人口衰竭之快。其實美國現在的生育率也已顯著低于更替水平,能維持出生人口的基本穩定,主要得益于美國可以吸引大量育齡移民。
在低預測情形下,中國人口到2050年將減少到11.7億,2100年中國人口將降到4.79億,占世界比例將從現在的17%降至4.8%,而新出生人口只有世界新出生人口的0.89%。屆時,中國就不再是一個人口大國了。按此趨勢,華夏民族幾千年積累的人口優勢,將在100年內喪失殆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口慣性,總人口的萎縮會滯后于出生人口的萎縮,因而不能及時反映人口衰減的嚴峻性,及其對經濟社會的深刻影響。
如果只按目前這種力度來鼓勵生育,中國毫無疑問將在幾十年內成為老齡化程度和人口萎縮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如果低預測成為現實,那么到2100年,新出生人口只有94萬,還不到美國新出生人口的一半。如果我們采取發達國家鼓勵生育的平均力度,那也只能維持中預測——略低于日本生育率水平的1.1形容俊男美女的句子。只有采取大力度的鼓勵生育的政策——平均需要投入GDP的5%的財力,才能把生育率維持接近西方國家的平均水平1.4。
一是現金補貼,對于二孩家庭的每個未成年孩子,給與每月1000元的現金補貼,給與多孩家庭的每個孩子,每月2000元的現金補貼。
二是稅務補貼,對于二孩家庭的父母實施所得稅和社保減半,對于三孩以上家庭實施所得稅和社保全免(可以設置封頂上限)。
三是購房補貼,通過按揭利息返還或房價打折進行補貼。舉例,返還二孩家庭的房貸利息的50%,對于三孩家庭的房貸利息可全部補貼返還(可以設置封頂上限)。
以上是最有效的十項鼓勵措施男人生孩子順產,希望能夠盡快設計和落實各項全面鼓勵生育的政策。這些政策雖然需要增加不少的財政支出,但是中國經濟正面臨內需不足、消費疲軟、產能過剩的問題,正好可以通過鼓勵生育,來刺激消費和提振經濟。而且這種鼓勵生育的投入,是對未來人力資源的投入,長期有很好的回報。所以投入GDP5%的水平,把生育率從現在的1.1提升到1.4,是非常值得的。
那么把生育率提升到1.4是不是理想目標呢?當然不是。只要生育率一直低于2.1的更替水平,群體最終必然消亡。因此,要維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的薪火相傳,將生育率提升到2.1,是遲早要做到也必須要做到的。而且越早去做越容易,所遭受的損害也越小。
如果能在10年內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我們甚至可能把中國的人口規模長期維持在14億左右,這需要把每年出生的人口從2022年的956萬提升并維持在1500多萬男孩女孩染色體。盡管難度非常大,但如果真正認識到,維持人口規模是確保繁榮穩定和優良生活品質的基石,以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擔當全力以赴來提升生育率,做到這點并非不可能。我們估計這需要遠高于GDP的5%的財政支持,還需要大刀闊斧地改革現有的高考制度,來減輕升學和擇校的壓力。
人口尤其是年輕人口的迅速萎縮,已成為中國社會面對的最大挑戰。解決低生育率問題男人生孩子順產,需要整個社會巨大的投入孕周計算器生男生女。如果把提升生育率作為國家的頭等大事來看待,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中國完全有可能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
從2017年至2022年,中國的每年出生人口已經連續六年下降。2022年的出生人口不到上一代人的一半,但這還遠遠不是底,中國的出生率和生育率在未來十年將繼續下降。比較六普與七普的育齡婦女人數,可以看出,從2010年至2020年,中國的育齡婦女人數減少了5749萬人,這十年間,育齡女性人數平均每年減少575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婦女人數減少了3463萬人,平均每年減少346萬人。如果生育率沒有顯著提升,我們預測中國的每年新出生人口將很快降到900萬以下。中國的低生育率問題和未來的人口預測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
人口預測是根據一個國家或地區現有的人口狀況形容俊男美女的句子,以及可以預見到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設置一些合理的或可能性較大的參數,對未來人口狀況所做的各種測算。人口預測的主要內容通常包括對未來某年人口總數、出生人數、死亡人數、性別年齡結構等方面進行預測。人口預測對于人口政策的制定以及國民經濟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在國際上,最有權威的人口預測當屬聯合國每兩年或三年發布一次的《世界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目前最新版的是2022版。《世界人口展望2022》包括了235個國家和地區從1950年至2022年的人口數據,以及對各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和地區未來人口的預測。
既然聯合國已經有了對于中國未來人口的預測,為何我們仍然要對中國未來人口進行預測?原因是,聯合國的預測往往傾向于高估中國人口。
例如,《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方案假設2020至2100年的中國總和生育率將介于1.70到1.77之間,到本世紀末,中國總人口下降到10.65億;低預測假設從2020年到2100年的總和生育率均為1.3左右,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下降為6.84億。
而《世界人口展望2017》中方案預計中國未來的總和生育率將介于1.6到1.8之間,到本世紀末,中國總人口下降到10.2億;低方案假設從2015年到本世紀末的總和生育率均為1.3的水平,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下降為6.2億。
可見,即使是聯合國2017和2019年的低方案假設的生育率也有1.3,但實際上,中國在2021年生育率已經下降到了1.15左右,2022年的生育率已經低于1.1,已經明顯低于聯合國低方案的生育率。
與前幾個版本相比,《世界人口展望2022》調低了對中國未來人口的預測參數孕周計算器生男生女,但仍然認為,從2023年起,中國總和生育率的大趨勢是緩慢上升。中方案生育率參數為:2030年上升到1.27,2040年上升到1.34,2050年為1.39,到2100年上升到1.48左右。
由于城市化進程、高房價、子女教育成本過高等原因,中國人的平均生育意愿普遍低迷。因此,如果不大力鼓勵生育,未來中國的生育率還會進一步下降。作為一種參照,韓國即便在鼓勵生育的情況下,2021年的生育率也已經跌到了0.81。
好在全社會已經開始高度關注未來的生育率危機。2021年7月20日,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內容包括: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配套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實行了四十多年的限制生育政策,終于正式轉向改成了鼓勵生育的政策。8月20日,全國會會通過了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新計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國家采取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2022年10月二十大報告提出男人生孩子順產,“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
進入2023年之后,全國各地相繼出臺或醞釀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比如在《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中,打算對生育三個孩子的家庭累計補貼3.75萬元。又比如,山西近日印發《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了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住房傾斜保障政策以及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等方面的配套措施。
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行之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得以出臺,中國未來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鼓勵生育的力度。法國和北歐國家的家庭福利和鼓勵生育的力度要普遍高于南歐、東歐和亞洲的其他發達國家,所以法國和北歐國家的生育率也普遍高于其他發達國家。對于中國來說,至少需要達到法國和北歐國家的福利水平,才能有效提升已經非常低迷的生育率。
我們根據未來的鼓勵生育的力度做了三種生育率的假設,以此為基礎,來預測2023年-2100年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總人口、勞動年齡人口和撫養比。主要數據來源是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及《中國統計年鑒》。
通過以上圖表可以看出,中國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都是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尤其是最近幾年呈直線年代初的一半,生育率降到了1.3,比日本還要低。而2022年,中國的出生人口已經跌破1000萬,只有956萬,生育率不到1.1。
上述數據,意味著我國人口近6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其實對于長期關注中國人口發展趨勢的人來說,出現負增長原本就是完全在預料之中的必然結果。自從2016年以來,中國每年的新增人口數都在持續減少,從2016年的906萬人一路跌至2021年的48萬人,所以2022年的負增長只是延續了近年來的趨勢。至于導致這個結果的最關鍵因素,則是生育率的持續低迷。
當然,盡管這幾年身處疫情防控的特殊歷史時期,但考慮到中國之前的防控措施曾長期卓有成效,至少以2022年的人口數據而言,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并不是太明顯。相比之下,2023年的新出生人口數據倒是有可能因為疫情壓力而進一步下滑。整體而言,中國人口的首次“負增長”,并不能主要歸因于疫情影響,而是各種長期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同樣的道理,即便未來中國迅速擺脫了來自疫情的負面影響,也不意味著新出生人口數據會出現報復性增長,不應當對此抱以不切實際的幻想,仍然必須以長期發展的眼光來審視中國的人口問題。
2021年5月31日,中央局會議決定實施三孩政策男孩女孩染色體。但由于現在人們的生育意愿普遍低迷孕周計算器生男生女,如果僅僅出臺三孩政策而不大力鼓勵生育,對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并不顯著。原國家衛計委在2017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育齡婦女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96個,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75個。在不受任何外界條件影響下,11.4%的育齡婦女認為1個孩子最理想,80%的育齡婦女認為2個最理想,7.9%的育齡婦女認為3個及以上最理想,0.7%的育齡婦女認為沒有孩子最好。可見,認為3個孩子及以上最理想的育齡婦女人數,大約只有認為2個孩子最理想的人數的十分之一。二孩政策實施的頭幾年,每年因為二孩政策而多出生的人口只有200萬至300萬,由此估計,每年因為三孩政策而多出生的人口估計只有20萬至30萬。盡管2021年開始實施三孩政策,但2022年出生人口繼續下降。
從圖1可以看出,從1991年到現在,中國的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孕周計算器生男生女。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中國的生育率短暫提升,但從2017年起又開始下降,2020年生育率已經降到1.3。世界各國的普遍現象是,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生育率就相對越低,發達國家的生育率普遍低于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中國卻是一個例外男孩女孩染色體,雖然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但生育率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原因何在?
首先,中國大城市的住房支出占據了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很大部分。比如,根據《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的數據,深圳房價收入比是35,也就是說,對于深圳的普通人來說,即便不吃不喝,平均也需要35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中國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也幾乎是世界最高的。這樣的高房價,會極大地壓抑城市夫婦的生育意愿[2]。
還有,中國女性的就業率和受教育程度都是比較高的,但女性非婚生育的權益保障還沒有完全到位。種種因素導致中國的生育率將降至世界最低水平。多項生育意愿調查顯示,城鄉的意愿生育率只有1.8左右,比日本還要低很多,實際生育率只有1.3。而且中國大城市現在的生育率已經只有0.7-0.9,上海和北京的戶籍人口的生育率只有0.7,是世界最低的。隨著年輕人口的進一步城市化,中國的生育率還會繼續走低。
高限生育率:從2023年起生育率逐漸遞增,到2028年遞增到1.4;2025年之后固定為1.4。高生育率的假設前提,是非常大力且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例如鼓勵生育的財政支出要達到GDP的5%左右。還需相應的配套措施,例如大幅度提高入托比例,爭取達到北歐發達國家的水平也就是50%左右。當然我們希望未來鼓勵生育政策力度要超出我們的預期,例如說拿出GDP的5%以上來鼓勵生育。
中限生育率:從2023年起生育率逐漸遞增,2028年回升到1.1,從2028年起固定為1.1。這是最有可能發生的一種情形,需要鼓勵生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響應,政府推出各種鼓勵生育的措施,但是總體的財政支出只有GDP的1-3%男人生孩子順產,相當于其他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由于中國的教育投入和房價成本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生育率也只能維持在發達國家里偏低的水平,稍低于日本,遠低于歐美國家。
預測算法的其他一些假設不變,包括平均生育年齡和性別比。平均生育年齡在2021年設置為28.5歲,隨后緩慢遞增,到2050年平均生育年齡為30.5歲,至2100年平均生育年齡為31.5歲。出生性別比設置為從2021年起逐年下降,到2025年下降到106的正常值,此后一直保持106。圖4是2023-2100年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
2020年,印度出生人口為2400萬,中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僅相當于印度的一半。按照低預測,2030年和2050年,中國出生人口只相當于印度的30%不到;2070年中國出生人口只相當于印度的約14%;2100年中國出生人口只相當于印度的約7%,甚至比美國還少,只相當于美國的三分之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人口的死亡率近十年來變化不大孕周計算器生男生女,2010年死亡率為7.11‰,2020年死亡率為7.07‰。人均預測壽命則逐年增長,2010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4.83歲,其中男性為72.38歲,女性為77.37歲;2015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6.34歲,其中男性為73.64歲,女性為79.43歲。本報告的人均預期壽命設置為壽命逐年緩慢增長,到2050年男性81.5歲,女性86.5歲;到2100年男性89.5歲,女性94歲。
從發達國家看男人生孩子順產,從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的老齡化過渡到超14%的深度老齡化,法國用了126年、英國46年、德國40年、日本24年(1971-1995年)、中國僅用了20年;從深度老齡化到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法國用了28年(1990-2018年),德國用了36年(1972-2008年),日本用了11年(1995-2006年)。未來隨著第二、三輪嬰兒潮人口逐漸進入老齡,疊加低生育率影響,老齡化趨勢將加速。在低預測情景下,預計中國將于2032年前后、即用10年左右的時間,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后持續快速升至2050年的32.54%、2060年的40.17%,企穩一段后將再度上升至2078年的50.39%并繼續上升。而且,由于人口基數大,中國老年人口規模也是前所未有。預計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82億,占全球老人比重約24%,屆時大致每3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
1) 現金補貼:對于二孩家庭的每個孩子,給與每月1000元的現金補貼。給與多孩家庭的每個孩子男人生孩子順產,每月2000元的現金補貼,直至孩子到20歲。
很多發達國家為了鼓勵生育,會針對多子女家庭直接發放現金補貼。比如:法國孩子出生首先可獲928歐元獎金,0~3歲每月有185歐元補助,3~20歲每月有65~231歐元補助,每月還可獲得169歐元的額外補助。德國目前每個家庭的前兩個孩子每人每月可獲184歐元,第三個孩子每月獲190歐元,第四個孩子起每人每月獲215歐元。相比這些國家,中國目前面臨的低生育率危機要嚴重得多,所以也必須推出同等甚至更大力度的現金補貼政策。
之所以要現金和減稅的方式,是考慮到城市撫養小孩的成本比農村要高很多,而城市里的父母也繳納更高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險。另外,從共同富裕的角度出發,可以針對上述稅務補貼政策再打一個補丁,即對于特別富裕的家庭而言,通過該項政策所獲的補貼將設置上限,進而確保規范財富積累機制。總的來說,現金和減稅部分要2-3萬億元,可能相當于GDP的2-3%。有人會問有必要這么多嗎?盡管聽起來似乎很多,其實分攤到中國兩億多個孩子,每月也不過1000多元,比養育小孩的實際直接財務成本還要低很多。
3) 購房補貼:具體方式可以通過按揭利息返還或房價打折進行補貼。比如說返還二孩家庭的房貸利息的50%,對于三孩家庭的房貸利息可全部補貼返還。或者在高房價的地區,可實施一孩房價九折,二孩房價七折,三孩房價五折的政策(不超過一個封頂補貼的上限)。同時加大人口流入地區和大城市的住房土地供應。
據估計,每多一個小孩,差不多額外需要20平方米建筑的空間。舉個例子,某個大城市的房價是每平米6萬,假設一個家庭的年收入20萬,那為了生這個孩子的住房成本就是夫妻6年的年收入,所以在中國的大城市,生孩子的住房成本很高。中國大城市的房價為什么這么高呢?主要還是地價貴,每平方米6萬元的房價中大部分都是地價,等同于地方政府的一種稅收。如果地方政府能夠拿出一部分賣地收入通過免息或者房價打折的方式補貼多孩家庭購房,就可以減輕生孩子的住房成本壓力。這部分補貼的成本可能在2萬億左右,完全可以通過增加當地的土地供應來覆蓋。
發達國家尤其是法國和一些北歐國家,由政府提供普惠性的托幼兒所,幫助職業女性產后盡可能地回歸工作。但在中國,托兒服務嚴重缺乏。原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0-3歲嬰幼兒在我國各類托幼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我們建議把0-3歲嬰幼兒的入托率提高到50%左右。要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有必要直接或者牽頭興建至少十萬個幼托中心。按照0-3歲有4000萬兒童計算,每個兒童補貼20000元的營運費用,結合50%的入托率目標,每年大概需要4000億左右的財政補貼。
前面已經提到,中國的低生育率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所以必須要有世界上最大的鼓勵生育的力度。這也是成功鼓勵生育的那些國家(如北歐國家),所需的鼓勵生育的財政支持力度男孩女孩染色體。如果每個月只是幾百元的補助,遠遠不足以勸說大部分家庭多生一個孩子。現在中國經濟面臨內需不足,消費疲軟,產能過剩的問題,可以通過鼓勵生育,來刺激消費,提振經濟。現在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還不是很嚴重男孩女孩染色體,還有較高的儲蓄和投資率形容俊男美女的句子,也就是說我們還有錢鼓勵生育。等到未來人口嚴重老化,養老的財政負擔加重,鼓勵生育的代價就會比現在高很多,所以鼓勵生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間節點。而且這種鼓勵生育的投入是對未來人力資源的投入,長期有很好的回報。
5、保障單親家庭權益。在很多歐洲國家,非婚生子女所占的比例甚至可能超過一半,即不再強行將生育與婚姻掛鉤,尤其是確保“單親媽媽”也能在社會上獲得公平的對待。相比之下,中國的非婚生子女目前仍可能在戶口登記等方面遭遇一系列障礙。近日,《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辦法》因其修訂內容涉及“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而引發熱議,其實也反映出對于該項問題的重視已刻不容緩。
需要和取消中考相配套的,是高中教育資源的均等化。跟初中和小學資源的均等化一樣,可以通過就近抽簽入學、教師輪換等方法做到。普及十年的基礎教育形容俊男美女的句子,讓絕大多數年輕人在20歲時可以完成大學教育,提早兩年走上工作崗位。一部分人可以在22歲獲得碩士學位,提早2—3年走上專業類崗位。這既可以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又可以讓年輕人尤其是女性有更多時間成家立業,從而提升生育率。
- 標簽:宮廷生育表2023
- 編輯:劉欣榮
- 相關文章
-
男女平等的經典標語生男生女怎么看最準關于生男生女的技巧
懷孕想要知道是男是女只能通過DNA檢測或者四維彩超來明確胎兒性別,除此之外男女平等的經典標語生男生女怎么看最準關于生男生…
-
宮廷生男生女秘方表生男孩怎么恭喜簡短生男生女計
每個孕婦都特別想知道自己懷的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但是法律規定醫生不許告知胎兒性別生男孩怎么恭喜簡短,以免孕婦和家屬選擇性…
- 生男生女查詢天宮圖九宮圖生男生女2o21生男生女表
- 生男生女日歷表y染色體是男是女_生男生女查詢天宮圖
- 一月懷孕生男生女y染色體是男是女生孩子男女染色體
- 一月懷孕生男生女生男生女基因清宮生男生女珍藏圖
- 一月懷孕生男生女懷孕計算器生男生女生男生女預測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