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將7歲外孫從5樓吊下到3樓,只為救貓,網友:貓才是親生的
現如今由于很多父母要外出打工,于是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都會將孩子放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那里照顧。但是畢竟是隔了一代,因此老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有很多觀念都不會那么的符合孩子的心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爺爺奶奶帶出來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有偏差的原因。
前不久在某小區里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一位小男孩被一條繩索從胯部穿過系在腰間,并且從5樓被放下,而牽著男孩的是一位老婦和一位年輕男性。仔細看了以后才發現在3樓和4樓之間有一個平臺,上面有一只貓咪正在瑟瑟發抖,而這名男孩正是通過繩索下落的方式來營救這只貓咪。
底下觀看的人都十分著急,擔心孩子會跌落,男孩抱住貓咪之后,想要將貓咪放進蛇皮袋之后再返回,前后折騰了十幾分鐘,男孩才回到5樓安全平地。事情調查之后才知道,那名老婦和年輕男性分別是男孩的奶奶和舅舅。而那只貓咪正是男孩家養的寵物貓。
那么話說回來老人帶孩子究竟有哪些壞處呢?
1.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會有很明顯的框
顧名思義,框就是指規矩,老人們在帶孩子的時候會因為思想的局限性而存在很多條條框框,這些條條框框雖然可以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有很明顯的規則意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生長。
比如說有些老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使用非常明確的允許和不允許兩個詞語。吃飯的時候不允許講話,不允許亂動,當孩子們詢問為什么的時候,老人們也只會用敷衍的幾句來回答。
再比如說很多老人家十分反對孩子穿紙尿褲,一定要讓孩子裹上尿布,問其原因,居然說紙尿褲會導致骨骼變形。所以老人們的條條框框一旦被觸碰,他們就會極力反對。這對于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十分不健康的。
2.這些框對孩子的影響
現如今的教育都追求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孩子能夠在比較自由的環境中培養屬于自己的個性。但是當一個孩子被無數的框架所困住的時候,個性是很難被培養出來的。
比如說,在過度的框架下生長的孩子,就會十分固執的認為筆就是筆,就是拿來寫字的,不能用來做其他事情,吃飯就是吃飯,學習就是學習,他們就會變得墨守陳規,不會有想在這些陳規上突破創新的想法,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孩子缺乏想象力,思想局限的原因。
當一個孩子想要運用剪刀去做手工的時候,有些老一輩人就會十分緊張,害怕剪刀會傷著孩子,于是嚴厲的呵斥孩子不許再用剪刀。原本想要進行創作的想法,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天馬行空的,有些時候甚至大人都無法理解,但是只要孩子的想象力,被困在這些所謂的條條框框里,就發揮不起任何作用。這并不是在批評老一輩人的思想,而是在提醒家長們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孩子的未來取決于家長的態度。
綜上所述,為了孩子們的未來,家長們一定要積極地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不要因為芝麻而丟了西瓜。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