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原理》生活必須品的重要性
氣候對于決定生活必需品也有很大的作用,生活必需品的第一樣就是食物。食物的調制是否適當關系很大;精明的主婦一星期有十先令用于食物,比一星期有二十先令的不精明的主婦,往往更能增進家人的健康和強壯。窮人中嬰兒的高度死亡率,大多由于在食物強制上缺乏注意和判斷;那些完全缺乏這種母親的照顧而沒有死亡的嬰兒,長大之后也往往體質孱弱。
除了現在的時代以外,界上一切時代中,食物的缺乏曾使人們大批。即在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倫敦,死亡率在谷貴的年份比谷賤的年份高8%。但是,逐漸地,財富增加和交通工具改良的影響,差不多在全世界都感覺到了,即使在像印度那樣的國家里,的也減輕了;而在歐洲和新已不知道有了。現在,在英國,食物的缺乏差不多已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是,食物的缺乏常是身體普遍衰弱的原因,而使身體不能抵抗疾病;也是工業沒有效率的一個主要原因。
一個人所有的食物供給與他可用的力氣之間有密切的關系,而在體力操作方面尤譬如此。如果工作是間歇的,像有些碼頭工人的工作那樣,則價廉而有營養的谷類食物就夠了。
但是,對于非常繁重的連續緊張的工作,像煉鐵工人和最艱苦的鐵工人的工作所包含的緊張那樣,則需要即使在身體疲勞時也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高級勞動者工作包含很大的神經緊張,他們的食物就更需要具有這種質量,雖然他們所需要的食物數量一般是小的。
次于食物的生活和勞動的必需品,就是衣著、住屋和燃料。當這些東西缺乏時,就變為遲鈍,終于體質也受到損害。當衣著非常缺乏時,通常衣服日夜穿在身上;皮膚就會受到東西的侵入。住屋或燃料的缺乏,使人們生活在有害于健康和活力的空氣之中;英國人民從煤的便宜之中得到了好處,但即使在冷天也要使房間有良好通風的英國人所特有的習慣,卻是這些好處當中很不小的一件。建筑很壞的房屋,排水也不完善,造成了疾病,這些疾病即使較輕,對生命力的削弱也是驚人的;居住的過度擁擠,導致的,因而減少人口和降低人們的品質。
休息與食物、衣著及其他屬于物質的必需品,同樣是強壯人口的增長所必需的。各種過度的工作都要減低生命力;同時,憂慮、煩惱和過度的緊張,對于損害體質、損傷生殖力和減少民族的活力,都有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