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就患有先天性佝僂病 懷孕媽媽不能太嬌氣
日前,一則南京“白富美”生佝僂兒的消息,在準媽媽群里引發熱議。據揚子晚報報道,一位家境優越的媽媽發現,寶寶生下來居然患有先天性佝僂病,這讓她百思不得其解。而專家指出,先天性佝僂病和缺乏維生素D有關,是種“富貴病”。如今,很多孕婦出門有車代步,怕曬出斑抹防曬霜,孕期缺乏戶外運動,也未進行營養檢測和補充,還有經常出現的霧霾天,這些都導致孕婦維生素D缺乏。小編身邊也很多媽媽在懷孕時不喜歡運動,有些干脆辭職在家,任憑家人“伺候”著。這種情況真的可取嗎?
醫生提醒,為了腹中胎兒的健康,準媽媽在做好必要防護的同時,也別太“嬌氣”,適當運動,不要因為愛美心切而完全陽光的“親近”,這樣更容易缺乏維生素D,同時還要注意營養均衡攝入。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醫學研究中心博士季晨博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研究表明,全球人群的30%到50%存在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維生素D缺乏在兒童和中都非常普遍。我國的流行病調查顯示,39.2%為維生素D缺乏,其中的80%為孕婦和新生兒。這是因為孕期婦女對維生素D需求量大幅增加,極易導致維生素D匱乏。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婦幼保健院郭錫熔教授課題組,目前正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旨在解讀孕期營養因素對子代健康的效應。此次通過孕婦人群(5萬人次)進行調查發現,其中有超過75%的人存在孕期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分為內源性及外源性。內源性維生素D的產生主要依靠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基底層貯存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而外源性的維生素D,即通過食物攝入的維生素D,比如肝臟、蛋黃、牛奶。植物中的麥角固醇經紫外線。我們日常服用的維生素制劑也可通過人工合成。胎兒通過胎盤轉運的特殊方式可從母體獲得維生素D。
為什么孕婦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會超過普通人群?專家認為,這和一些生活方式不無關系。
過度防曬。出門有車代步,平時總怕曬出斑,除了打傘還抹上孕婦專用的防曬霜。
缺乏運動。現代人生活、工作長期居于室內,戶外活動減少,而紫外線很難穿透玻璃。
飲食太素。一些孕婦對油膩葷腥的東西比較,又未進行營養的檢測和補充,也會導致外源性維生素D補充不足。
另外,專家也指出,如今霧霾天增多,紫外線容易被塵埃、煙霧吸收;同時,很多準媽媽也因為空氣污染而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冬春季節日照時間短,日照強度弱,厚重衣服包裹,無法形成有效日照等,這些原因都導致孕婦體內吸收的維生素D減少。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近700名英國母親和她們的孩子進行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血液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含量越高,她們的孩子在4歲時的力量就越強,也會擁有更多的肌肉重量。這是因為維生素D促進了肌肉纖維在子宮內的生長,有助于新生兒在今后的生活中擁有更強壯的肌肉。并且在成年后,這些孩子也不易骨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更低。
如果孕婦缺乏維生素D,會給胎兒健康帶來哪些影響?小編盤點了近年了醫學界的相關研究和知識,以供參考。
2012年最新研究發現,準媽媽孕期如果缺乏維生素D,孩子長大后就可能出現語言障礙問題。
西大學研究人員為700多名孕婦在孕中期檢測維生素D水平,5到10年再為她們的孩子檢測行為、情感和語言能力發育情況。結果發現,孕期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媽媽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語言障礙問題。每升血液中含72到154納摩爾維生素D為較高,含15到46納摩爾維生素D屬于較低。
此前研究顯示,孕婦缺乏維生素D,會使孩子骨骼發育不良、更易患哮喘或身體發育較差。
2013年,美國內分泌學協會會刊《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孕期缺少維生素D的婦女,其孩子出生體重更輕。
美國匹茨堡大學科學家完成的這項新研究對2146名孕婦進行了研究,發現在妊娠26周之前,孕婦的維生素D水平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和頭圍之間存在正關聯關系。孕婦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新生兒體重降低46克。懷孕頭三個月維生素D不足,胎兒發育不足的會增加兩倍。孕婦維生素D缺乏還會導致鈣、磷和骨質代謝等異常。
2014年,在美國舉行的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年會上,美國科學家稱:維生素D攝入不足,會使孕婦在分娩時更加痛苦。
研究者測量了93名孕婦產前的維生素D水平,她們在分娩時都接受了硬膜外麻醉。隨后,研究人員測量了每名孕婦在分娩時使用的止痛藥量。結果發現: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女性,術中的物用量明顯更多。
小編注意到,跟過去相比,現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了,似乎孕婦卻越來越“嬌氣”。按理說,生活條件好了,孕婦應該越來越健康才對,為啥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呢?對此,有醫生曾經分析,可能正是由于經濟條件提高的原因,很多人平時的鍛煉減少了,相對而言,體質也大不如前,免疫力、抗病能力也都大大降低,再加上一些年輕人常有不良飲食習慣,這就促使產婦越來越“嬌氣”,稍微發生點問題,都會誘發成大“災難”。
當代健康報曾刊載了一篇題為《你是懷孕了 不是生病了》的文章,說有一位在美國結婚的華裔女性,懷孕了去檢查,跟醫生咨詢了自己家鄉懷孕的一些禁忌是否科學,沒想到醫生只對他說:你懷孕了,不是生病了。除了不要抽煙,不要喝醉酒(喝一杯紅酒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其他你該做什么做什么。文章稱,美國女人懷孕后,除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其他一切都和原來一樣。 作者還羅列了美國女性懷孕后的一些在我們看來“百無禁忌”、類似“孕漢子”的行為:
吃飯:平時吃什么,懷孕后就吃什么,煙酒會忌口,而且美國人平時就有補充維生素的習慣,此時可能會多加一點有針對性的保健品。
工作:平時怎么上班,懷孕怎么上班。家務:洗碗、擦地、洗衣服、接送孩子,甚至有的孕婦還會自己開割草機修剪草坪。基本是之前干什么,懷孕后還干什么,除非有特殊情況。
運動:一般美國女人,如果孕前有健身的習慣,在懷孕后仍然會保持適度的運動,比如慢跑,做操。
作者最后寫道:“當然,我并不是鼓勵大家向美國孕婦學習,畢竟中國人的體質和美國人不一樣。只是想把中美的不同,給大家分享了解一下。”誠然,因為體質不同、生活習慣不同, 中國孕婦肯定不能“照搬”美國方式,但是不放學習一下人家的順其自然、淡定樂觀的。
對于正常孕婦而言,孕期要有一定的運動量,不能經常坐著或躺著。進入孕期,雖然不宜進行過于劇烈的、對抗性強的運動,但是可以進行緩和的運動,如散步、爬樓梯、做簡單家務等。
散步是一種安全的運動方式。穿一雙舒服的平底鞋,和準爸爸一起在陽光下散步,或者飯后散步,保持心情愉快、放松。
專家提醒,運動雖好,也要適量。孕婦每天從事30分鐘適度運動即可,不要超過1小時。
專家表示,孕婦應注意適當進行室外活動,多接觸日光照射。特別是冬春季懷孕的孕婦,每天有意安排自己多曬太陽,會使身體攝取充足的維生素D,讓胎兒的骨骼和牙齒發育得更結實,消除先天佝僂病和齲齒的因素。
因此,孕婦在天氣較好的日子里,每天應曬半小時以上的太陽。曬太陽時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盡量將皮膚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需要提醒的是,隔著玻璃窗曬太陽是達不到效果的。
需要提醒的是,霧霾天和高溫天,孕婦需減少外出。有研究指出,在懷孕后期,高溫會導致孕婦早產,增加流產幾率。
孕婦處于代謝旺盛、細胞快速生長的時期,對營養素需求量較大,但一些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如維生素D,幾乎只存在于動物來源的食品中。
孕期的膳食應多樣化,營養要平衡。所謂平衡膳食,就是要提供符合衛生要求、營養全面、配比合理的膳食標準和膳食配方,根據體重的實際情況作合理的安排。體重低于或高于應該增長的量都是不對的。作為孕婦,應該避免飲食中的營養缺乏,身體處于最佳狀態,使自己血液中能含有足夠的、為胎兒所需的一切營養物質,但也不可營養過剩。
懷孕超過八個月 身為準媽媽的她居然不知道2014.09.08
孕婦牽出販毒大案 懷孕8個月準媽媽販毒還吸毒2014.06.12
【袖珍媽媽冒險生子】一米高袖珍媽媽懷孕8個月 隨時面臨心臟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