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區啟動“全面二孩”再生育健康服務工作
“我的年齡也不算太大,我和我老公都準備再要一個孩子,聽完上專家的,我更放心了!”市民劉女士聽完“再生育婦幼健康知識”后高興地表示。
為貫徹落實“全面二孩”政策實施,進一步做好優生服務工作,防治出生缺陷,保障母嬰健康安全,青羊區日前正式啟動“全面二孩”政策再生育家庭婦幼健康服務工作。通過創新宣傳方式,加強宣傳力度,青羊區衛計局為再生育家庭和市民提供關于生殖健康、孕期保健和優生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轄區居民廣泛認可。
根據國家衛計委相關數據測算顯示,目前中國有1.4億已育一孩的已婚育齡婦女,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新增可生育“二孩”的目標人群9000多萬,其中約一半人年齡為40-49歲(1966年-1975年生)之間,有4500多萬。
近日,一場名為“再生育婦幼健康知識”的科普在青羊工業總部會議室舉行。
圍繞“出生缺陷與預防”、“安全健康再生育“等主題,青羊區衛計局特邀優生遺傳學專家、婦產科專家親臨現場。來自川大華西二院的優生遺傳學專家張迅教授和市婦兒中心醫院的婦產科專家林永紅博士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舉例子、講事實等方法為大家講授關于預防出生缺陷和安全健康再生育方面的知識。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再生育計劃懷孕夫婦處于高齡階段,身體生理機能、內分泌功能等明顯下降,婦科合并癥以及并發癥發病明顯。”婦產科專家林永紅說,懷孕對高齡產婦而言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比如血液系統循環血量增加,從八周開始循環血量就開始增加,到三十四周到達循環血量最高峰,這時有心臟病的高齡孕婦也會面臨極大風險。高齡懷孕也將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合并癥的風險,還有胎兒染色體異常、胎兒畸形、胎兒宮內生長遲緩、流產、早產等。因此,準備再生育的女性應當在日常孕檢中加大高危因素的篩查力度,密切監測,科學備孕。
“準備再生育的媽媽在懷孕前應該做一個全面檢查,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妊娠。”優生遺傳學專家張迅上臺傳授備孕寶典,“一旦成功受孕,應該盡早進行產前檢查,平時還要注意飲食、運動和作息,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
臺上,專家深入淺出地各種備孕知識,,準媽媽準爸爸們一臉嚴肅地認真做著筆記。中還采取現場互動的方法,育齡婦女對自己所關心的一些問題向專家提問,現場咨詢交流。
“今天的內容對我太有用了!”青羊總部工作人員李玉琳聽完后激動不已,原本只想來湊個熱鬧,沒想到聽到這么多科學備孕的專業知識,回去以后一定要與身邊準備要“二孩”的朋友們分享。
活動間隙,青羊區衛計局工作人員還向到場觀眾發放了《孕婦指南——預防胎兒出生缺陷》,里面詳細介紹了孕前、孕期、產前、產褥期以及新生兒疾病篩查等知識與注意事項。
“出生缺陷病種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8000-10000余種,還有很多未知的病種,造成的原因也尚不清楚。”青羊區衛計局工作人員馬異梅介紹,有些準備要“二孩”的孕婦因為頭胎健康順利分娩,所以在孕前忽視了檢查和準備,再加上孕婦處于高齡階段年紀、身體機能、內分泌功能等明顯下降,孕育孩子需要比年輕時更為謹慎。
據悉,為做好“全面二孩”的政策宣導和相關輔助工作,青羊區大力啟動“全面二孩”再生育健康服務,特別推出“一書、一課、兩通道”活動,做好優生促進工作,防止出生缺陷。
“一書”,即名為《孕婦指南——預防胎兒出生缺陷》的宣傳書籍。據了解,今年11月以來,青羊區已在轄區內各街道、社區,民政婚姻登記大廳等為再生育夫婦免費發放該書,引導其主動參與出生缺陷防治。
“一課”,青羊區衛計局特別組織專家和醫務人員深入街道、社區開展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防治咨詢服務和義診宣傳活動,邀請專家圍繞“健康生育”“預防缺陷”等主題舉辦優生健康科普知識。
“兩通道”,指“一對一”優生咨詢服務“通道”和產前診斷服務“通道”。為“全面二孩”再生育計劃懷孕家庭開展“一對一”優生咨詢服務;對需做羊水穿刺染色體產前診斷的高危懷孕婦女提供到成都市產前診斷中心做產檢的機會。
此外,青羊區衛計局還聯合轄區內各級醫院大力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和助產服務機構中產科和新生兒科建設,制定針對性、系統性、實用性培訓方案,提高孕產婦和新生兒疑難危急重癥的救治能力;擬定計劃,組織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再生育計劃懷孕夫婦到區級定點服務機構接受免費孕前健康檢查。
截至目前,青羊區已發放《孕婦指南——預防胎兒出生缺陷》等宣傳書籍500多本,開設“再生育婦幼健康知識”2場,開通“兩通道”10余例。“接下來,我們還將與市級相關部門統籌協作,共同做好‘全面二孩’再生育健康服務工作。”馬異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