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師生:不要怕我們與你一起扛
4月11日,位于松江的東華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擠滿了前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同學。當看到鮮紅的血液緩緩流入試管時,同學們的臉上充滿了期待。他們知道,東華大學碩士研究生許承蓓正等待著配型成功的骨髓。
罹患白血病對于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場災難。這場災難不僅落在了許承蓓的身上,還落在了同是東華大學研究生的吳超身上。但與他們一起災難的,還有他們的老師與同學。
今年一月,正讀碩士研究生一年級的許承蓓被確診為白血病。治療白血病的唯一希望就是骨髓移植,在找到配型成功的骨髓前,許承蓓能做的只能是等待。而住院治療,每天需要幾千元開銷。這對于一個來自農村家庭的學子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為了節省開銷,她搬出了醫院,在校外租了房子,一邊治療,一邊等待著配型成功的骨髓。
吳超被確診為白血病是在去年六月。吳超的家在江蘇揚中市的農村,患上了白血病,對于這個農家來說,無異于。在醫院治療,巨大的開銷像大山一樣壓在吳超的父母身上。據吳超的父母講,每天的治療費用平均需要三四千元,最高一天要花一萬多元。
目前吳超已經進行了骨髓移植。但由于出現了并發癥,每天需要進行大量的治療,身體恢復得很慢。有一段時間,吳超尿血嚴重,而且血小板長時間偏低。
從去年六月到現在,十個月過去了,吳超的醫療費用已經花去了一百二三十萬元。對于以后,“心里沒底,不知還要花多少錢。”吳超的父親說。
去年6月7日,吳超的員陸培紅接到吳超的電話,說要做穿刺檢查,當時陸培紅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當吳超被確診為白血病后,陸培紅第一個想到的是,怎么幫他抗擊這場災難。吳超的父母來自農村,對于治療上的很多事情不清楚,陸培紅便幫著聯系醫院、血液中心,上網了解相關病例的治療和康復的情況。今年春節剛過,陸培紅聽說吳超急需輸血小板。當時正值放假,學生們都不在學校,陸培紅便問醫生,她能不能為吳超輸血小板。陸培紅是退休返聘的,因為年紀大,醫生不讓輸,她又忙著組織人為吳超輸血小板。
孫澤玉是吳超所在班級的班長。他知道白血病的化療與骨髓移植都要花很多錢。這樣大筆的花銷,唯有大家一起來幫忙,才能讓吳超渡過。他把吳超的病情寫成了日志,發到了網上。日志被廣泛轉發,吳超的高中同學也知道了這件事。他們請孫澤玉協助開了專門賬號,將捐款匯到了賬戶上。吳超的一位在國外讀書的同學專門匯來了2000元。吳超所在學院的同學組織了捐款,共募得一萬五千多元。孫澤玉還組織同學用一塊白板收集了同學們對吳超的鼓勵,希望他堅強地戰勝病魔。當收到同學們捐來的錢與真情寄語時,吳超的父親流下了眼淚。
吳超的病情牽動著各方愛心人士。學院組織老師為吳超捐款五萬多元。一位校友聽說吳超的病情后,組織校友為吳超捐款,籌得三萬多元。
今年春節過后,已經進行骨髓移植的吳超患了膀胱炎,急需輸血小板。吳超的同學紛紛報名前來捐獻。經過驗血,有十幾個人血型相符,其中有九人分兩批為吳超捐了血小板,有一人還捐了兩份。剩下的幾個人還在隨時待命。
許承蓓的病情同樣讓許多人牽掛。當聽說許承蓓正等待配型的骨髓時,有一百五十多個同學報名要為許承蓓捐獻骨髓。東華大學紅十字會為許承蓓與吳超組織面向全校師生的捐款活動,獲得師生的響應,共籌款兩萬多元。
許承蓓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找到配型成功的骨髓。她知道,只有戰勝白血病,才可能實現她心目中許許多多未圓的夢想。
吳超最大的愿望是走出醫院,重新回到課堂。他知道,只有在那里,他才找得到他夢想起飛的地方。
雖然骨髓移植產生的并發癥每天都著他,吳超仍然瞞著父母訂了日語學習教材,他希望利用這段時間把一直想學的日語學起來。吳超的母親看到寄過來的教材時,擔心學習讓吳超病情加重,流著眼淚把教材藏了起來。
吳超的母親了解學習在吳超心目中的份量。從小學到高中,因為好學,吳超得到了無數榮譽:三好學生、優秀團員……上高中時,吳超得了脊柱炎,疼痛不斷著他。吳超憑堅強的毅力與疾病并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東華大學。在上本科時,除了本專業,吳超還報考了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金融管理專業,本科畢業時拿到了雙學位。上研究生時,他又以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了碩博連讀。吳超知道,只有戰勝白血病,他才能繼續他喜歡的專業學習。面對白血病,吳超顯得格外堅強。化療時,他疼得直流汗,一天二十多件衣服也換不過來,衣服一擰就滴水,他挺過來了。有一段時間,他的腿腫得像要裂開來似的,他沒有流淚。他明白他必須挺過去。為了他,吳超的父親捐了骨髓,輸了十多次血;同學為他捐血小板;老師與同學為他捐款……有大家與他一起扛,一定能邁過這道坎,吳超對此充滿信心。
- 標簽:孕期流鮮紅的血不要怕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