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周孕婦肚子痛不上醫院上百度 大出血險送命
近年來,“網上問診”的看病方式悄然興起,尤其深受年輕人的青睞。生病后足不出戶,只要在網上輸入自己的癥狀,從普通的頭痛腦熱到復雜的疑難雜癥,都能得到熱心網友、網絡醫生的詳細解答。
雖然,“網上問診”有很多便利之處,但市紅會醫院婦產科副主任趙劍虹副主任醫師深表擔憂。上星期六,她就碰到了一個懷孕35周孕婦,因“網上問診”,延誤治療時機,導致大出血、胎盤早剝,險些送命。
孕婦姓應,31歲,家住艮園。回想起上星期六的事情,她依然心有余悸:“算幸運的,幸運的。醫生跟我說,如果我再遲來5分鐘,寶寶可能就沒有了,我自己也要面臨切除子宮的風險。”
上星期六凌晨1點多鐘,小應突然覺得肚子頂了上來,還有點脹痛,但過一會兒又不痛了。
“我預產期是2月14日,還有一個月呢。再加上,前一天剛做過產檢,寶寶一切都正常,沒有任何早產的跡象。”于是,她就讓老公上網查查假宮縮有哪些癥狀。他們查了很多網站,發現小應的癥狀確實很像假宮縮,因此,他們就決定不去醫院。
凌晨3點多鐘,小應感覺肚子越來越緊,有些發麻,有些脹痛,但因為癥狀和之前的差不多,所以,她還是沒有去醫院。直到早上八點半,突然破水出血,從睡褲到床單,甚至連席夢思都被染紅了,這時,一家人才慌了神,馬上送她上醫院。
“血就像開了閘的水龍頭,關都關不住,我又是墊衛生巾,又是換褲子都來不及。”小應說,“在前往醫院的上,血還在不停地流,急得我老公汗都出來了。”
14日上午9點多鐘,小應被送到市紅會醫院,當天正值趙劍虹醫師、蔣希菁醫師值班。蔣醫師說:“她的情況非常,胎盤早剝,大出血,胎心幾乎聽不到了,如果不馬上進行剖宮產,大人小孩都會有生命。”
經過1個小時的搶救,寶寶終于出生了,是一個5斤7兩的男孩。新生兒評分只得了2分,正常的寶寶應該是10分。
“她的孩子一出生就因重度缺血缺氧窒息了,搶救了一分鐘后,才有了微弱的哭聲,心跳只有60次/分,正常孩子應該在120次/分。”蔣醫師說。
因市紅會醫院沒有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小應的孩子一出產房,就被送到了其他醫院。“我到現在還沒有看到過他。醫生說,他要在重癥監護室里呆7天才能出來。早上聽我老公說,孩子已經沒有生命了,我也就高興了。”小應笑著說,“我們給他起了個乳名叫‘元寶’,希望他健康平安。”
蔣醫師說:“胎盤早剝是指寶寶還沒有出生,部分或全部胎盤就從子宮壁上剝離了下來,它是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起病急、進展快,若不及時處理,會危及生命。引起胎盤早剝的主要原因是宮腔內壓力的改變,高血壓、外力都可以成為誘因,但小應并沒有高血壓史,也沒有受過外力的撞擊,屬于原因不明的胎盤早剝。”
“理論性的東西確實不離十,臨床上也有假宮縮這個說法。假宮縮與宮縮的區別在于是否屬于規律性的陣痛。10分鐘里肚子規律性地痛2-3次,每次持續1-2分鐘,或者2-3分鐘痛一次,每次持續半分鐘以上,一般屬于宮縮,是分娩的征兆,應及時上醫院,但這并不代表不規律的肚子痛就是假宮縮,它可能是在提示身體出現了問題,就像小應一樣,其實是胎盤早剝的征兆。因此,我覺得孕晚期只要肚子痛,就應馬上上醫院,現在交通這么方便,干嗎怕麻煩。”
這件事情讓趙主任深有感觸,立即在“大家微博”上發了一條微博:一個產婦懷孕35周多,開始腹痛,自己百度了下認為沒問題,沒來醫院,到8點半有出血才來醫院。結果是胎盤早剝,急急地去做剖宮產,孩子出生評分2分(正常10分),差點孩子沒了。網絡搜索可以自己看病的話,還要我們醫師干嗎!膽子也太大了。
微博一發,馬上引起了浙醫兒院內分泌科林副主任醫師的共鳴,他在微博上評論:非常贊同趙主任的觀點,日常工作中常有這種事情發生,病友之間的一句話不疑,而醫生的每句話都要懷疑,因此耽誤病情,甚至錯失治療時機的真不少!
- 標簽:懷孕同房出血肚子不疼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