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進”成勢之年 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扎堆落戶
沿著一條兩旁布滿鮮花的寬闊道路徑直前行,一所寬敞大氣的中心小學映入眼簾。如果不是看到“云龍鎮中心小學”這幾個大字,誰能想象到這是一所鄉鎮小學呢?“教室內多功能可升降課桌、交互式液晶一體機等現代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可進行現場實時互動教學,太方便了。”看著嶄新的教室,簡陽市云龍鎮的師生們笑得很開心,“政府把實事給我們辦到了心坎上!”
而對于淮州新城的本地居民和新來的創業者們來說,不久后他們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金堂縣已與成實外教育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擬建一所12年一貫制的全寄宿國際化高端學校,樹德中學領辦學校也已完成項目選址,正加快推進。
與此同時,簡州新城管委會攜手成都石室中學,將建設一所在校生規模數千人的學校,該項目投資約12億元,目前正在修改完善設計方案。在空港新城,成都七中將領辦一所12年一貫制的學校,目前已納入到2019年高新區的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明年9月完成主體施工,2021年9月開始使用。
四七九成實外扎堆“東進”區域,僅僅是“東進”各新城片區優先布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調整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兩年來“東進”戰略取得顯著成績,已成為成都名副其實的“第二主戰場”。今年是“東進”戰略實施整體成勢關鍵之年,“東進”片區各新城堅持“人城產”邏輯,都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擺在了重要的位置,學校、醫院加緊建設,政務服務流程不斷優化提升。
教育
淮州新城:按15分鐘生活圈控制入學距離
同樣舒心的笑臉也出現在淮口中學新校區。“項目主體已經完工了,正在進行內裝。”指著教學樓前用花崗石鋪設了一半的花臺,淮口中學相關負責人笑著介紹,花臺裝飾將成為淮口中學的一處文化景觀。在淮口中學的西北方,另一所9年一貫制五星學校也即將建成,顏色靚麗的學校教學樓、宿舍已完工,工人正在進行教學樓內部的裝飾裝修收尾工作,室外運動場也在施工中。
根據規劃,淮州新城將建設109所中學、小學、幼兒園。“淮州新城教育基礎設施,將按15分鐘生活圈控制入學距離,其中幼兒園300米、小學500米、初中1000米的服務半徑布局設立,根據入學和產業需求,布局建設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金堂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透露。
“教育是一個地區長遠發展的基石,新城建設中教育必須‘起步就高端、出手即最好’。”金堂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淮州新城的教育將堅持“優先布局、適度超前、高位發展、優質均衡”原則,結合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總體規劃和成都“東進”戰略,“高標準、高規格,全球格局”規劃建設淮州新城學校。
在簡陽市,“教育強市”的目標在“東進”啟動之年就已確定。2017年10月,簡陽正式啟動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計劃投入58億元新建54所學校,規劃占地約2500畝,總建筑面積約82萬平方米,竣工投用后可提供6.2萬個學位,目標在三年內,對義務教育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進行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已投用18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預驗收28所,裝飾裝修及總平6所,部分主體竣工2所。力爭到今年9月,54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全部投入使用。
“聯合辦學的學校已完成選址,計劃于2019年底動工,2021年9月全面開學,包含小學、初中、高中在內。”成都石室中學校長田間此前接受采訪時介紹,石室中學將在簡州新城領辦的12年一貫制學校,旨在為簡州新城人才解決子女上學的問題,讓高層次人才、企業人才在簡州新城安下心謀發展。在師資方面,石室中學將在派出本校管理團隊及教師隊伍的同時,面向全國招聘骨干教師及優秀大學生。
醫療
龍泉驛區:醫聯體切實加強市民健康保障
“幸好有這個醫聯體,不然我們就只有到華西去排號了。”謝春紅是一位12歲患者的媽媽,不久前,她的孩子因軟骨損傷在華西龍泉醫院做了手術,“之前我們只覺得小孩走路姿勢不對,以為是缺鈣,直到來醫院做了核磁共振才知道真正的病因。”
聽醫生介紹孩子需要做手術后,謝春紅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但又為掛號難耗時長而焦慮。讓謝春紅沒想到的是,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也有華西的骨干醫生,還能為孩子做手術,“最后我們只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就完成了治療,太感謝這個醫聯體了!”
其實,謝春紅的經歷在龍泉驛并非個例,自“東進”戰略實施以來,龍泉驛的醫療條件已有了穩步的提升,龍泉驛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已成為“家常便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領辦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華西龍泉醫院)便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醫聯體建成后,華西龍泉醫院對標國際一流,主動作為,重構符合龍泉驛區實際的高質量醫院管理體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派出3位高級管理人員,到華西龍泉醫院分別任院長和副院長,發揮領辦主體作用,同時派遣多位醫療骨干來到龍泉驛,采取多種方式提升該院醫療技術。如今,華西龍泉醫院已正式升級為三級乙等醫院,從而結束了龍泉驛區多年未有三級醫院的歷史。數據顯示,該醫聯體成立以來,總診療量已上升,增長48.4%,就診等待時間縮短80.5%。
“現在通過視頻,就能請專家看病,太方便了!”在簡陽武廟鄉爛田村的村衛生室,村醫務人員通過遠程視頻系統與該市人民醫院專家進行連線,隔空問診突然暈倒的村民王大爺。通過視頻觀察和詢問癥狀后,中暑暈倒的村民得到了及時救治。得益于“東進”戰略下村衛生室基礎醫療設施條件的改善,在簡陽,越來越多的村民享受到小病不出村不出鄉,就近醫療的便利。
截至目前,簡陽市已有11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竣工,4家完成主體封頂,其中10家已投入使用。79所村衛生室投入使用并配齊設施設備、標識標牌,另有78所已竣工,計劃所有項目在2021年底前投入使用,屆時該市將實現鄉鄉有標準化衛生院,村村有標準化衛生室。
服務
唯品會:“投資‘東進’主戰場,我們來對了”
“我家就住在淮州新城,今天是第一次到政務中心辦事,之前總是要往縣城跑,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辦理。”家住淮州新城的梁玉珍女士昨天來到淮州新城政務中心,咨詢個人社保問題。拿號排隊后不到20分鐘,梁女士來到窗口,服務人員熱心地解答了她的問題,并針對她要辦理的事項,提出了城鎮職工社保轉農村社保的繳納方法建議,在5分鐘內為她辦理好了業務。“淮州新城政務服務中心自正式運行以來共受理各類行政許可和便民服務事項27萬余件,辦結27萬余件,咨詢量達14萬余人次,按時辦結率100%,極大方便了淮州新城兩個園區企業,也滿足了周邊15個鄉鎮近50萬群眾就近辦理業務的需求。”金堂縣行政審批局副局長李潮告訴記者。
自“東進”戰略實施以來,龍泉驛區市民服務中心努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對入駐中心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開展梳理,通過持續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大力推進網上辦事、建立24小時自助服務區、開通免費快遞服務等方式,實現846項“僅跑一次”、70項事項全程網上辦理,“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90%以上,排名全市前列。今年1月至4月,該中心各入駐部門共辦理審批服務事項36萬余件。
“投資‘東進’主戰場,我們來對了。”這是電商巨頭唯品會負責人的由衷贊嘆,也是眾多來簡陽創業興業的企業家們的真實感受。著眼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簡陽致力于提升政務環境,制定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1+9”行動方案,確保到2020年底,涉企事項網上可辦率100%,辦理時限壓縮50%,各領域營商環境指標全面進入成都市先進行列。(張冬雪 記者 趙一 王丹 白洋)
原標題:“東進”成勢之年 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扎堆落戶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