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500年前廣安人吃的是什么米?“古墓稻谷”告訴你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1-10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500年前廣安人吃的是什么米?是谷粒扁圓的粳米,還是體態偏長的秈米?

  此前,四川廣安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在轄區協興生態文化旅游園區展開考古挖掘時,在一處距今500余年的明代古墓中發現了裝有稻谷的谷倉罐。1月7日上午,廣安市博物館相關人員對這批稻谷遺存進行取樣。經過觀察研究發現,古墓中的稻谷遺存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秈稻”。參與觀察研究的館員說,雖然目前無法得到更多資料,但可推斷出,500年前廣安地區很可能普遍種植秈稻,秈稻也成為當時廣安人的日常主食來源之一。

  眾所周知,水稻作為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推動中國乃至世界文明進程的重要動力,其起源和發展也一直是考古學者們關心和爭論的焦點問題。

  1月7日早上,在廣安中學的實驗室內,廣安市博物館館員王文娟從出土的倉罐里小心翼翼取出數粒稻谷遺存樣本。很快,王文娟發現,出土的稻谷在放置了500年后,原本被穎殼(就是農村俗稱的“糠”)包裹的谷粒已經腐爛掉了,僅剩穎殼,而且穎殼也出現粉化的情況,“輕輕一捏就變成粉末了。”

  王文娟此前學的考古研究方向是關于“植硅體”方面的研究,這也是她此次對稻谷遺存樣本進行觀察研究的主要目的。王文娟解釋說,稻谷等大植物遺存因受氣候、土壤酸堿性等因素的影響,在整個四川地區發現的數量都不多,從而制約了四川水稻起源與傳播的研究以及四川稻作農業發展的系統研究。不過,植硅體的耐腐蝕性和易保存性,使植硅體分析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憾。

  不過,由于當天的實驗條件有限,她無法得到更多的研究數據。“只是對500年前的稻谷和廣安當地現在種植的稻谷做了簡單的形態學觀察和對比。”王文娟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大家平時所吃的秈稻,從形態上來看是細長的,而粳稻的形體則呈扁圓態。根據此次觀察研究,500年前的稻谷遺存樣本就屬于秈稻,由此也可推斷出,500年前廣安地區很可能普遍種植秈稻,秈稻也成為當時廣安人的日常主食來源之一。

  對于此次在明代古墓中發現的稻谷遺存,王文娟說,能夠發現保存如此完好的稻谷遺存,在川東還是首次,即便在省內也是很少見的,對于四川的農業考古方面的研究價值很大。“我們接下來還會去找相關的研究機構合作,對這批發現的500年前的稻谷遺存做一些詳細的研究。”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