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賓:誰來監督班主任的權力
【吳賓專欄】
誰來監督班主任的權力
原創作者|吳賓(山東威海三中物理教師,校長傳媒專欄作者)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有的老師會笑:班主任有多大點兒權力,用得著監督嗎?可家長們卻深有體會:在班級里面,班主任可以一手遮天,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不是夸大其詞,更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種客觀現實。如果不監督班主任的權力,極易滋生腐敗。
班主任的權力究竟能有多大,我先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大家就會明白。
有一個孩子的家長是市里的主要領導,孩子從小嬌生慣養,在學校根本不把老師和同學放在眼里。升入高中之后,他多次打架,甚至無理地頂撞班主任。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班主任一氣之下,要將這個學生開除。孩子的爸爸找學校的領導說情,讓領導給班主任施壓,可這個班主任卻不買賬,并且說:“這個學生,你們領導愿意調到哪個班就調到哪個班,我反正是不要了。”
無奈之下,孩子的爸爸只好親自領著孩子登門給班主任道歉,請求再給孩子一次機會,班主任才勉強答應。高中三年,這個學生在學校再也不敢有非分的表現,默默地做一個聽話學生,對老師、同學也畢恭畢敬。每個春節,孩子的父親都要去拜訪班主任,表示感謝。最后高考的成績還不錯,考上了省內一所有名的大學。孩子畢業的當年,這個班主任就當上了中層領導。
上面的例子,是一個積極正面的例子。班主任利用手中的權力,不畏權貴,把一個“壞學生”轉化為好學生。可是,班主任這種無人監督的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就拿班級排座來說,沒有現成的章法可循,學生的座位全憑班主任來安排。通常情況下,班主任事先設計好座次表,讓學生來執行,學生很少有選擇的余地。排位的權力看似很小,但對學生來說卻是“圣旨”,學生沒有能力反抗。好的位置有利于學習,有利于身體發育;好的同桌,可以影響自己、幫助自己。如果一個學生的座位在教室的角落里,視線也不好,老師監督的也少,則對學生極為不利。如果長時間與一個品德惡劣的同桌坐在一起,則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品德。
一個正派的班主任,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一次座位,讓學生有好座位和不好的座位幾率均等。可是現實中,有的班主任卻會照顧那些有人情關系的、給自己送過禮的、參加自己組織的輔導班的學生,給他們安排一個好座位。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排位成了班主任獲取利益的手段之一。很多家長多次請求班主任給孩子換個好座位,班主任都沒換,家長只好請客、送禮。
現實中,班主任的權力絕不僅僅是排位,而是滲透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種比賽最終決定誰參加的是班主任,各種表演最終決定是誰上臺的是班主任,各種表彰和榮譽也是由班主任來把關,班干部和課代表的任命由班主任來決定,甚至是發校服、發書本的時候第一次來的數量不夠,也由班主任來決定誰先發、誰等著。在小學,誰能先戴上紅領巾,到了高年級,誰能先成為團員等等都是由班主任說了算。有的學校,甚至讓班主任來選擇課任老師,一些老師與班主任搞不好關系,就沒有工作。
當班主任的權力大到一手遮天而無人監督的時候,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呢?家長和學生不敢對班主任有半點怨言,內心哪怕有千種不滿,表面還得對班主任阿諛奉承。班主任說什么就是什么,絕不說半個“不”字。因為家長知道,如果家長在這件事上不同意,班主任可能就會在另一件事上給孩子小鞋穿。
如果你不信,就看班級里的QQ群。所有家長和班主任同處于一個QQ群里。班主任在群里分享了一句教育名言或短文,在線的家長立即附和,贊美之聲不絕于耳,絕不會有另類的聲音。班主任在群里公布一項新舉措,在線的所有家長立即表示同意、贊成,并且還表揚班主任做得好。還有的家長在群里自言自語,轉彎抹角地表揚班主任。有時,班主任在群里發起捐款或者以各種名義收班費,家長立刻紛紛響應,生怕落后。很多家長私底下對捐款滿腹怨言,但捐款時卻顯得異常大方。
有一些商家從中看出了商機,就通過班主任來推銷商品等。例如通過班主任推銷書籍、電子學習設備、家校平臺等;利用班主任發輔導班的傳單,讓學生參加課外補習班;利用班主任給一些民辦學校招生等。
在班主任的推薦下,很多家長雖然內心極不情愿買那些東西,但還是強裝笑顏給孩子買,不管東西有沒有用,還得感謝班主任的推薦。家長不求那些東西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有多大幫助,只求能在班主任心里有個好的印象。其實,各地班主任費并不高,班主任利用手中的權力,可以獲取灰色收入卻不少。把少部分灰色收入又花在學生身上,班主任的名望會進一步提高,有些班主任因此而走向“成功”。
班主任的權力究竟有多大,現在還沒有一本書籍上有特意的介紹。班主任只能在工作中慢慢了解和體會自己的權力。師德不高的班主任濫用自己的權力,會把權力當成自己攫取利益的工具。班主任之間還互相效仿,有的班主任給自己開設的輔導班招生,別的班主任知道后,心存羨慕或者嫉妒,也開始辦輔導班,并利用自己班主任的身份為自己的招生。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班主任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為所欲為。
班主任工作辛苦,很多學生不聽話,難以教育,上級主管部門和孩子的家長又要向學校要成績。所以,即便是學校領導清楚班主任的權力過大,但只要班主任做的事不出格,領導就不去過問班主任的具體工作。這也就讓班主任的權力越來越大,部分班主任竟利用班主任的身份“發家致富”。
一個新班主任,在工作之初給學生排座位時,可能根據的是學生的身高、視力、學習情況等,但隨著對工作的逐漸熟悉,加上家長的一些饋贈、宴請,給學生排座考慮的因素逐漸的增多。排座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在沒有監督,沒有正面引導的情景下,很多班主任利用權力獲取利益,而且方式多種多樣,并且很少給自己帶來風險。
二十年前,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到地里給自己干農活,而如今,班主任可以逼著學生上自己的輔導班,甚至暗示家長給自己送禮。只要班主任會來事,手中的權力“想多大就多大”,“要多大有多大”。
對于這種現象,很多家長是無可奈何的。有的家長是企業老板,一句話就能裁員百人;有的家長身居要職,高高在上。可家長無論有多大本事,到班主任這里都不好用。當然,家長可以讓孩子轉學,換新的班主任,可換了新的班主任又能怎樣,如果和原來的班主任一樣,難道能再轉學?除非不得已,家長寧可低聲下氣,給班主任一個好印象,希望現任班主任對自己孩子好一點。
一位人到中年且事業有成的家長,在單位從沒有人敢對他大聲說話。可孩子犯了錯,被班主任叫到學校劈頭蓋臉一頓批評,弄得他哭笑不得,而且還得忍氣吞聲。有一位混社會的家長,周圍的任何人他都不放在眼里,孩子犯錯誤被班主任懲罰,他就到學校理論,想要“擺平”班主任。結果非但沒有“擺平”班主任,卻被班主任一陣諷刺挖苦,銳氣頓失,敗下陣來。
班主任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但無人監督,任其發展,很容易讓班主任走向歧途,滋生腐敗。現如今,班主任到底如何使用自己的權力只能靠班主任的道德修養,這是極度危險的。
希望學校、社會、學生等都來關注班主任的權力問題,并且聯合起來共同監督班主任的權力。學校里有校長信箱,社會上有電視、報紙、熱線等曝光、投訴的渠道和平臺。將班主任的部分權力鎖在籠子里,還學生一個公平、公正的學習和生活的氛圍和環境。
(本文為吳賓老師原創,首發吳賓老師的微信公眾號“師經吳賓”,版權歸吳賓老師所有)
作者簡介:
吳賓,威海三中物理教師,中學高級教師,齊魯名師人選,山東省優秀電化教學研究人員,山東省“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省級專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在讀),校長傳媒專欄作者。著有《師經》等著作。在《人民教育》(核心)、《教學與管理》(核心)、《中國德育》、《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中小學班主任》、《教師教育論壇》、《山東教育》、《中國教師報》、《中學物理》、《物理教學探討》等發表文章100多篇。
- 標簽:曹錕墓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