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出熱愛閱讀的學生?需要老師“深入淺出”
高考成績陸續放榜,各大名校之間的battle也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以北京地區為例,2020北京高考700分以上分布,雖然人大附排第一,但高考平均分北京四中第一,實驗第二,八中第三。
而且四中特別重視素質教育,每天一節體育課,到了高三依然如此。
四中校長劉長銘針對國內教育問題提出了發人深省的觀點:“今天的教育把‘培養未來的社會公民’作為重要的價值選擇。公民應該具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獨立的判斷和社會的責任,教育就是要激活生命,喚起自覺,喚醒學生做人的意識。"
的確,學習應該是學生主動進行的一件事,但是很多學生和老師的位置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老師單方面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學生卻是有選擇地吸收。
除了學生自身的問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課堂內容沒有讓學生感興趣,無法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或者閱讀。
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做到“深入淺出”,一步一步引導學生。
“嚴謹治學”和“深入淺出”,是北京四中的教學箴言。歷屆四中校長常以“嚴謹治學”勉勵教師,強調教學要像學者治學那樣嚴謹。
教師講課,是“教”與“學”互動的基本方式。要提高教學質量,優化互動效果,講課就須深入淺出。
而四中語文老師也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講課風格,與學生平等的對話,分享自己的心得。
最新出版的《北京四中語文課》叢書中,收錄了楊志剛、黃春兩位老師30余篇中學語文經典篇目,包括《論語》、《老子》、《史記》、《鴻門宴》、《變形記》等中外經典作品中的片段。
作者對經典的解讀并不拘泥于課文本身,而是旁征博引,將課本中的內容與課外經典聯系在一起,豐富學生的知識。
同時,運用大量的引申和情感抒發,有助于啟發教師的授課思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提供優質素材。
1
作者權威,
北京四中名師授課講稿
《北京四中語文課》叢書包括《北京四中語文課:親近經典》、《北京四中語文課:千古文章》,作者分別為楊志剛和黃春。
楊志剛老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是北京四中本部語文高級教師,同時還是北京市西城區語文學科帶頭人、北京四中網校名師。
除此之外,他還是商務印書館《學生國學叢書新編》特約審稿人,曾受“中語會”之邀,講授國家級示范課《<論語>之孝》。其授課視頻《子路、曾
- 標簽:父親歌詞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