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校長培訓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孫福勝專欄】
教育部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校長培訓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原創作者|梅秀娟 梁紅梅 孫福勝
摘要:教育部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是我國中小學農村校長培訓中最高層次的培訓項目。2013年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正式啟動, 引起了國內各界高度關注, 國內學者對其相關問題的研究由此開始, 2015年以后研究呈現突飛猛進態勢。從文獻分析視角呈現了該項目研究的主要特點, 主要聚焦于農村校長助力工程培訓的政策與層次地位、培訓對象專業能力的分析、適切的培訓模式、培訓實效性評價等方面, 在此基礎上對新時代如何有效開展此項目進行了深入思考。這為深入推進新時代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校長培訓工作、增強培訓實效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校長國培計劃; 農村校長助力工程; 校長培訓; 趨勢;
文章來源:中小學教師培訓
作者簡介:梅秀娟,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師發展學院院長; 梁紅梅,東北師范大學副教授; 孫福勝, 首都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
教育部農村校長助力工程自2013年啟動實施以來, 引起國內各界的高度關注, 農村校長助力工程運用獨具特色的培訓理念和培訓模式來提高農村學校校長解決辦學重點難點問題的能力和專業素養, 為各地培養了一大批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的帶頭人。項目的深入實施需要相應的研究為理論支撐。國內學者積極探討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校長培訓的相關問題, 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 為更好開展新時代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校長培訓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 提供了有益參考。
一、提升農村學校辦學品質, 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應運而生
農村校長助力工程是教育部“校長國培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旨在提高農村學校校長解決辦學重點難點問題的能力, 為各地培養一批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的帶頭人。農村校長助力工程的鮮明時代特色主要體現在實施背景和體系架構兩個方面。
1.高農村校長辦學治校能力是農村校長助力工程實施的主要目標
2013年10月和2014年6月, 教育部先后印發了關于實施農村校長助力工程的政策文件。一是為切實提高中西部地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辦學治校能力, 著力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意見》 (教師[2013]11號) , 教育部于2013年10月12日印發了《關于實施農村校長助力工程的通知》 (教師司[2013]91號) [1], 決定從2013年起啟動實施農村校長助力工程。其中, 36家院校 (機構) 被選為2013年農村校長助力工程培訓機構, 要求“各院校 (機構) 高度重視農村校長助力工程實施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 組建高水平培訓專家團隊, 開發優質培訓課程資源, 根據農村校長需求優化培訓內容, 強化影子培訓環節, 健全項目管理機制, 為參訓校長提供高質量的培訓服務”。二是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意見》 (教師[2013]11號) , 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中小學校長 (含幼兒園園長、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隊伍, 教育部于2014年6月6日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啟動實施中小學校長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 (教師廳函[2014]9號) [2] (簡稱“校長國培計劃”) , 提出實施“‘校長國培計劃’
- 標簽:夢見被狗咬手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