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治污凈水顯成效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這是蘇軾描寫自己故鄉——四川省眉山市的詩句。
1元處理村民垃圾
河道治理要從源頭抓起。眉山市丹棱縣“村民自治、市場運作、三方監督”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讓生活垃圾在家門口便得到處理。
以前村里缺少基礎設施,垃圾亂排亂倒,對河道造成了嚴重污染。據丹棱縣農業農村局環綜中心負責人古維芬回憶,縣領導在村中調研時,剛好碰到一位老者正在河邊倒垃圾,便詢問緣由。老者無奈地說:“沒有指定的垃圾投放點,我只能扔在河邊。”以問題為導向,村里牽頭,從解決問題入手,探索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獨特模式。
“戶分類、村收集、縣轉運”是這一模式的核心機制。首先,村民需分類好垃圾。其次,交由清潔公司集中處理。最后,以縣為單位統一轉運。轉運費由村民與縣政府共同承擔。村民每人每月自愿繳納1元錢,其余的費用則由政府財政支付。
僅需1元錢,就能實現村民、承包人、村干部三方監督的長效機制。廚余垃圾入沼氣池后還田,可回收垃圾集中存放后變賣。這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不僅使垃圾變廢為寶,還有效改善了河道生態水環境。
古維芬自豪地說:“上海近日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可我們丹棱縣早在2011年就開始行動了。每家每戶能按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和處理。”
城市污泥妙用工業余熱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在處理污水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濕污泥,其中含有大量病原體和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等。未經處理、隨意排放的濕污泥,會對地下水體、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人體身體健康。為此,眉山市啟動“工業余熱回收利用+市政污泥低溫干化”項目,利用企業生產加工產生的余熱,將含水量80%的污泥脫水至含水量30%左右。
干化后的污泥可用于燃燒產生蒸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燃燒后的廢渣用于生產建材,可以資源再利用。此項目現處理能力為50噸/天,目前正在建設二期工程。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眉山市處理10萬噸污泥,節約13600噸標煤,減少碳排放9248噸。按每噸標煤600元計算,每年可節約816萬元。
在長江保護修復行動中,眉山市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眉山市岷江流域的出境斷面水質保持在Ⅲ類。(作者 李欣)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