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抓握訓練竟然有這樣的好處1歲內寶寶腦部發育黃金期別錯過
剛剛晉升為爸媽的人是否覺得自己的寶寶非常可愛呢?尤其是抓住爸媽手指的動作,更是把人的心都給萌化了。寶寶的抓握動作實際上反映出了一個成長現象,胎兒還在媽媽腹中時,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在迅速發育著,越是到快要生產的時候就發育的越成熟,其中就包括寶寶大腦對肢體方面的控制,寶寶出生后會做簡單的抓握動作就說明其腦部發育是相對穩定的,對神經、肌肉與骨骼具備基本的控制能力。
寶寶大腦發育不僅受先天影響,其中包括寶媽孕期的營養、子宮的健康程度與胎教等等,還與后天的鍛煉有關,可以通過親子間的活動來幫助提高寶寶腦部的功能。抓握不僅代表著寶寶腦部的基本功能正常,讓寶寶多次做該動作還可以刺激觸覺來達到進一步開發大腦的目的。一歲以內的寶寶接觸新事物的速度其實非常快,家長們千萬不要將這個時機浪費掉,平時多給予一些觸覺方面的刺激,有助于寶寶未來的腦部功能發育。
由于一歲內的寶寶可以自主進行的活動并不多,所以家長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活動入手,訓練寶寶自主抓握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做法其實很簡單,家長可以找一些棒狀物,比如筷子、條形的玩具、鼓錘等等表面比較光滑的物品,這是為了避免寶寶接觸時物品材質來銳利而受傷。家長們可以在寶寶張開小手時將棒狀物的棒身放入寶寶手心,當寶寶手部接觸到物體時大腦就會接收到信號從而造成抓握反射,使寶寶講手指握向手掌完成抓握動作。這個方法可以對寶寶造成觸覺方面的刺激,時常進行該訓練有助于提高與完善寶寶腦部對身體的控制能力。
這個活動并不分時間或場合,在床上、沙發上、地毯上都可以進行,爸媽可以嘗試讓寶寶連續做抓握動作,寶寶每次抓握后自然松開就可以進行下一次抓握。不過爸媽需要注意一點,同一種物品多次使用后寶寶的興趣就會降低,用來抓握的物品可以時常進行更換,最好根據寶寶的喜好來選擇,讓他更有興致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