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寶寶翻身、坐、爬、站……最權威的大動作發展指南!
有助于寶寶正面情緒性格的形成。大運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把控以及情緒的,而這對其睡眠和心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平時活潑好動的寶寶,往往也吃得好、睡得香,情緒狀態也會比較平靜。
寶寶大運動的發育,是一個從上到下、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但家長往往容易忽略了這一點,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在寶寶大運動發育的過程中,家長最容易犯得幾個常見錯誤,以及如何正確引導寶寶大運動的健康發展。
我們現在很多家長,總覺得小嬰兒那么柔軟脆弱,這么小就讓趴著,會不會不安全?趴久了會不會累?覺得寶寶要抱在懷里才踏實。但其實,這不但不利于脊椎的發育,還減少了寶寶自主去運動的機會,久而久之,寶寶就可能會變懶了,不愛動了。
家長這么做:在寶寶不哭不鬧且的狀態下,讓他多趴著,可以鍛煉其頸部、腰腹部、背部大部分的肌肉力量,當這些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時,他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抬頭、翻身等運動。另外,多趴著對于緩解腸脹氣也很有幫助。在這還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在寶寶趴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家人在旁邊監護,避免寶寶因衣物堵住口鼻情況的發生。
家長這么做:將家里的因素排除掉,例如寶寶容易夠到的器皿擺件、容易誤吞的小零件,統統收到寶寶夠不到的地方。還可以將家里桌椅邊角用軟膠墊包裹起來,地板上鋪上防滑的墊子,給寶寶創造一個足夠安全的區域,讓他盡情探索。還要提醒家長朋友們,寶寶的能力可是會突飛猛進地增長的,隨著活動范圍的擴大,原本的安全區域,可能很快就被寶寶突破,因此家長要注意隨時寶寶,并經常排查家里的安全隱患。
首先要強調的是,寶寶使用學步車,無論行走、承重、用力和保持平衡都與真正的行走完全不同,學步車并不能幫助寶寶更好的學習行走。依賴學步車,不但可能導致寶寶身體大運動系統得不到自主鍛煉,反而還會推遲寶寶學會行走的時間。
還有家長問步帶可以用嗎?其實,學步帶就是給寶寶穿上一個類似背心的裝置,背后有一個帶子由大人牽拉者,雖然叫學步帶,但卻并不是用來幫助寶寶學走的,只是幫助家長防止寶寶學走時摔倒或者突然跑開時用的。
家長這么做:對于幫助寶寶成長,家長不能過于依賴輔助工具,更不能偷懶,還是要靠家長平時多引導寶寶,靠自己的身體力量主動鍛煉行走,最終達到行走的目的。如果一定要使用助步工具的話,可以給寶寶使用助步車,而不是學步車,寶寶通過推著助步車學習走,即避免發生,又不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就跳躍式地要求孩子學習各種技能,例如寶寶還不會坐就讓他扶站,還站不穩就讓他邁步行走,這些人為的干預和不恰當的訓練,都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因為當寶寶上一環節還沒做好,他相應的肌肉力量和骨骼發育還沒鍛,急于進行下一環節,就會導致寶寶身體發育出現問題。例如過早鍛煉寶寶學習站立和行走,很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O型腿、X型腿等問題。
家長這么做:大運動發育是一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過程,家長不要人為的干預和訓練,更不要跳躍式地鍛煉寶寶,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寶寶感興趣的方式引導寶寶自主性鍛煉,以促進其大運動每一步驟的正常發育。
但其實,每個寶寶都有他自己獨特的發育節奏,而寶寶之間的差異是由諸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有的家里沒有給足夠的空間和機會去探索;或是有的寶寶過胖;又或者是有的寶寶太過謹慎……其實,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大運動發育時間表,只要寶寶不是落后于同齡大多數寶寶太多,家長就不必過于焦慮。
說了這么多,我們就是想告訴家長朋友們,寶寶的大運動發展,是有自然規律的,控制這個自然規律節奏的是孩子自己,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給他一個安全又的空間,放松心態,耐心地陪伴他成長,寶寶自然會得到很好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