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寶寶的媽媽要做的事
1.1、從寶寶呱呱墜地的一刻起,就跟他談話,實驗證明,大人多和寶寶說線、幫助寶寶學會爬行,除了身體協調性外,爬行更能促進寶寶的求知欲,擴大安全求知范圍。
1.5、每天為寶寶讀書或講故事,不用講太復雜,也不用每天換新的,一個簡單的故事可以重復講。
0-1歲是寶寶出生后,生理、心理、社會意識等方面的期,從混沌,從到探索認知,如能及早得到的適當刺激和激勵,將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寶寶的多元智力。
2.3、讓寶寶學會等待:讓寶寶知道適當的等待是必須的,等待抱抱,等待喝奶,等待玩具。
2.4、和寶寶進行眼神交流,這樣的交流下撫育長大的寶寶更善于與人建立起融洽的關系。
寶寶的個性,是父母一點一滴、潛移默化塑造而成,0-1歲的寶寶,父母不要以為他不懂,就不用教他。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寶寶的語氣、姿勢,將對寶寶產生深刻的影響。
3.3、保持生活衛生。1歲前,寶寶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創造一個清潔、的居家非常重要。
3.5、出生后就可以開始游泳和水療等,水是寶寶天生喜歡的東西,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6、和寶寶在一起時,洗掉自己的妝容,用最干凈最親切的素顏跟寶寶接觸。
3.7、自寶寶長牙起,就要好好寶寶的牙齒。雖然乳牙以后會換掉,但是乳牙的健康直接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3.9、在寶寶半歲的時候要帶他做一次眼睛檢查,之后還要定期檢查,以確保眼睛不出現問題。
3.10、學步之前,不要給寶寶穿鞋子,用防滑的襪子完全可以度過這段時期,從而讓寶寶的小腳得到最充分的成長。
1、食欲好,營養豐富。若發現寶寶不愛吃東西,首先應檢查他是否生病,因為很多疾病都會表現出食欲不振。
2、白天活潑愉快,夜里睡得踏實。如果寶寶白天出現反常、沒,夜里又總是睡不安穩,就要找醫生檢查診治。
4.1、6個月前母乳喂養。母乳含有新生兒所需要的一切營養,比任何其他嬰兒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
4.2、最晚6個月開始,一定要給寶寶添加輔食。母乳和奶粉中的能量已經滿足不了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
4.3、一周幾個小時的陽光浴很有必要,它會刺激皮膚,使其產生出維生素D。
4.4、自己動手做寶寶的果汁菜汁等,比起現成商場買的,自己做的更營養,更健康。
4.5、果汁不能代替水果,添加輔食以后,每天2-3種水果的攝入可以讓寶寶擁有好皮膚。
4.6、用天然食品給寶寶做零食,比如一根煮過的胡蘿卜、幾顆煮軟的花生、去殼的核桃仁等。超市的零食不是兒童食品!
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的寶寶,半年后母乳或奶粉的營養都不能再滿足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應給寶寶添加多元化的輔食,以寶寶健康成長。
5.2、用文字、圖片、聲音等等記錄寶寶的成長,等寶寶長大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東西多么的珍貴。
5.3、在養育寶寶的第一年,你可能無法出去工作,但千萬不要疏于隨時充實自己。
5.4、保存一套寶寶嬰兒時期穿過的衣服,等他18歲的時候當生日禮物送給他。(這個創意線、重視爸爸的角色,寶寶和爸爸的交流最好可以和媽媽一樣多,這樣養育出來的寶寶長大了性格更開朗。
從4個月起寶寶能認識媽媽,6個月開始認生。認生標志著親子依戀的開始,同時也說明寶寶需要在依戀父母的基礎上建立更為復雜的社會性情感、性格和能力。一般來說,多數8個月的寶寶見到生人都有些拘謹或驚慌,8-12個月寶寶的認生達到高峰,以后逐漸減弱。要注意,這幾個月是寶寶和父母形成鞏固的親子關系的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