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貴,是對自己心存敬畏
敬畏自己,是擁有高貴靈魂的開始。
高貴從來不是掌握多少財富,處在什么地位,真正的高貴不是優于別人,而是優于過去的自己。
做人,不要跟別人比
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人跟人是不能直接比較的。
但很多人喜歡和別人比,而且無所不比,比成績、比結果、比地位、比職稱、比權勢、比財富等等,不一而足。
結果無非就兩種,一種是自己強于別人,一種是自己弱于別人。
前者往往使我們變得愉悅、得意,甚至驕傲起來;后者往往使我們變得不快、郁悶,甚至燃起嫉恨之火。
就人性來說,我們更在意的是與強者比較,而自動忽略弱者,所以比較的結果,常常使我怒火中燒。
更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較中,我們丟失了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只牛蛙長得很大,當他吸足一口氣撐起肚皮,再沒有其他的牛蛙比得上他。
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撐起自己,然后接受眾蛙們“好大啊”的贊美,飄飄欲仙。
可是一日,另外一只蛙看到了一頭牛,它驚奇的告訴大家:牛才真的大!
大牛蛙聽了不服氣,便撐起肚皮問:牛大,還是我大?
那只蛙回答:牛大!牛大!大牛蛙一聽火了,拼命吸氣,肚子越撐越大。
可還是聽那只蛙說:還是牛大!
大牛蛙怒發沖冠,肝膽俱裂,最后猛吸一口氣,只聽“啪”的一聲把自己撐爆了。
我們總是太喜歡與別人比,比來比去,失去了自己,比傷了和氣。
我們總是想著迅速趕超別人,亂了各自的方寸,丟了各自的格局。
與其攀比,不如做好自己
《世說新語》里有這樣一則故事:
桓溫在他年輕的時候,與殷浩聲名相當,但他一直有一個心結,那就是與殷浩一較高下。
有一天,桓溫終于逮到了機會,遇見了殷浩,他問殷浩:“你跟我相比,你認為哪一個更強一些呢?”
殷浩面對桓溫踢過來的皮球,回答說: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意思是:我與自己打交道多一些,我還是寧愿當我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明白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努力成為自己,這就是最大的成功。
我們還是不妨學學殷浩,只和自己較勁,不跟別人比勁。
生活就是這么奇怪,往往不跟別人比的人,就贏了。
莊子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的人都贊譽他,他也不會更加勤勉;全世界的人都指責他,他也不會更加沮喪。
這就是專注做自己的最好表現。老子叫這種人“寵辱不驚”,莊子稱之為“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只要你覺得做某件事是對的,它們能夠讓你感到快樂和滿足,哪怕路上是你一個人,你也要堅持到底,而不是因為看到路上只有自己一個人,嚇得不敢前行。
克服掉四處攀比的勁頭,專注自身,才能在這樣一個復雜的膨脹的世界里,找到專屬于自己的光環和美好。
真正的高貴,是優于過去的自己
海明威說:優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于過去的自己。
要想在世上活得有聲有色,就要學會跟自己比,讓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優秀,讓今年的你比去年的你更卓越……
《孔子家語》里記載了一個故事:
有一天,孔子叫來子路、子貢和顏回,問了他們三人一個共同的問題,什么叫智者?什么叫仁者?
子路說: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
意思是,智者應該能使別人了解自己,仁者應該能使別人愛護自己?鬃狱c點頭說,你可以稱得上是士了。
子貢說:智者知人,仁者愛人。
意思是,智者應該懂得了解別人,仁者應該懂得愛護別人?鬃狱c點頭說,“嗯,你也可以稱得上是士了!
顏回則回答: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也就是,智者應該自己了解自己,仁者應該自己愛惜自己。
聽后,孔子贊許地說,顏回呀,你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士中君子了。
在修養和提升的路上,不要總盯著別人,不要總用別人的言行來定義自己,用別人的眼光來規劃自己。
而是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進行自我提升和自我實現。
敬畏自己,尊重自己,對自己的未來心存期待,我們終將與最好的自己相遇。
這就是顏回所說的,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所謂高貴,就是對自己心存敬畏。高貴的人生,不是變成了完美的別人,而是實現了完整的自我。
接受自己,取悅自己,不羨慕,不盲從,不迷失,扎扎實實走好屬于自己的路,這才是真正的高貴。
END
- 標簽:神之墓地3.0.3攻略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