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幼兒教育綜合知識》考試真題
1.《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指出:教師應“注重( )”,培育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 )地開展工作的過程。”
3.2016年版《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教職工必須具有安全意識,掌握基本急救常識和防范、避險、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在緊急情況下應當優先幼兒的人生安全。”這體現了幼兒園工作以( )為首。
4.《3-6歲兒童學習發展與指南》指出:“幼兒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 )特征。”
5.( )是幼兒園教師職業的核心,是幼兒園教師教育觀、兒童觀的集中體現,也是評價幼兒園教師職業水平的重要指標。
6.在體育活動“飛機降落”中,東東每次從高處“降落”時都停不穩,小朋友都笑話他,說到“雖然東東沒有挺穩,但他勇敢的進行了嘗試。”的行為體現了( )。
7.軒軒和涵涵喝水時打打鬧鬧,上前大聲說道:“你倆再鬧,我就打電話讓媽媽不要來接你們!”該教師的做法( )。
8.生活貧困。疾病流行、文化落后及不和諧的家庭,是影響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 )因素。
11.丁丁喜歡允吸大拇指,小朋友經常向周老師:“丁丁又吃手了!”以下周老師采取的教育策略中,不適宜的是( )。
A.接觸心理緊張 B.鼓勵幼兒說清楚 C.去醫院進行相應檢查 D.反復進行語言訓練
13.( )是指精確地辨別細致物體或處于具有一定距離的物體的能力,也就是發覺一定對象在體積和形狀上最小差異的能力。
14.( ),兒童能初步辨別紅,橙,黃,綠,藍等基本色,但在辨混合色或近似色時往往較困難,也難以說出顏色的正確名稱。
15.在小一班的美術活動中,王老師讓孩子們穿上了印有kitty貓的圍裙,集中注意聽老師說話都沒有效果,這是因為,圍裙引起了幼兒的( )
17.從活動的組織形式角度,幼兒園教育活動可分為集體活動,( )和個別活動。
19.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 ),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0.愿意在熟悉人面前說話,能大方的和人打招呼,是3到6歲兒童學習發展與指南,語言領域對( )幼兒發展水平提出的要求。
21.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 )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22. 為了實現科學領域中( )的目標,在討論春游去哪兒玩時,可以讓幼兒自主商量,想去哪里玩?每個想法的地方有多少人?在根據統計結果做出決定。
23.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和( )是教師,是衡量教師高低的重要標準,幼兒園教師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有知識技能去影響幼兒,還要以品行、儀表去感染幼兒。
24.教師幫助幼兒建立友好的同伴關系,可以減輕幼兒的( )緩解和消除幼兒的緊張。
25.活潑開朗、果斷自信、積極主動、性較強、誠實勇敢、意志力堅強是幼兒( )的表現。
A.智力發展正常 B.情緒特征良好C.個性特征良好D.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A.促進幼兒身體發展B.堅固、耐用、平滑、安全C.簡單、輕巧、美觀D.以上都是
28.張老師在二次晨檢時發現貝貝口腔及咽頰部有紅色的皰疹,立刻將貝貝帶到隔離室,這是為了( )。
31.安斯沃思根據-不,接受-,合作-和易接受-冷漠四個維度來評定母親的照看方式,結果發現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其母親的照看方式在四個維度上分數最高,其中母親的( )是影響兒童依戀形式的關鍵因素。
34.教師可以有意識的選擇不同水平多種形式的分類活動,幫助幼兒逐漸學會依照物體的功能和內在的聯系進行分類,促進( )的發展。
35.蒙蒙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從后面推了一下,飛快的滑了下來,嚇得大哭,作為老師,下列處理方式最為合理的是( )。
36.體育活動中,有位膽小的幼兒常常不愿,害怕失敗,對此,王老師的對策是引導幼兒進行多次嘗試,先嘗試簡單的,在嘗試難度逐步加大的,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反復體驗成功-失敗-成功。多次后,幼兒對難度大的也不在害怕了。該老師采用的幫助幼兒消除恐懼心理的方法是( )。
37.有研究表明,( )的父母趨向撫養利他幼兒,其養育方式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
38.剛出生的新生兒沒有,隨著兒童認知的發展,兒童逐步形式一個不同于外部世界的主體,到出生的( ),客體的開始出現。
39.兒童已經明白不在視野范圍內后還會陸續出現,所以他們以母親為安全保障,在新中探索、冒險,然后又回來尋求。此時,該兒童的依賴屬于( )。
A.無分化階段 B.低分化階段 C.依戀形成階段 D.修正目標的合作階段
40.在幼兒內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一種介乎外部語言和內部語言之間的語言形式,這種語言形式是( )。
41.在回答“海因茲偷藥”,的兩難問題時,皮皮認為海因茲偷藥是不對的,因為偷東西犯法,要坐牢,這說明皮皮的發展處于( )階段。
A.以服從與懲罰為取向B.以工具性目的為取向C.以好孩子為取向D.以維持社會秩序為取向
43.對兒童的繪畫作品,不要以簡單的“像與不像”來衡量,要盡量以探索,了解的態度去欣賞與解讀,這是對于( )的兒童繪畫的指導要求。
44.洋洋在構建區將積木塊疊高,開心地說:“我搭了一座大橋,”然后,他雙手“大橋”推倒,再搭建,再推倒…樂此不疲,這主要符合小班結構游戲( )的特點。
45.在科學領域的靴子中,幼兒處理學習科學探究及數學認知等相關內容,還可獲得其他領域的一些知識經驗,例如語言領域中的敢于表達表現、社會領域中的交往合作及規則意識等,這符合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 )特點。
A.廣泛性和啟蒙性B.生活性和生成性C.綜合性和整體性D.趣味性和預設性
46.教師很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出現的問題,及時改變原先的應對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幼兒活動與發展的需要,這屬于式互動的( )策略。
47.科學活動“好玩的水管”中,教師針對多多在探究水管玩法的表現,表揚多多遇到困難沒有放棄,繼續探索活動,這是對幼兒( )評價。
48.“托馬斯西餐廳”里,幼兒玩了幾天就對教師最初投放的材料失去了興趣,教師有投放了一些半成品材料,包括橡皮泥和材料顏料等。幼兒就用橡皮泥加工各種點心,用彩色顏料制作不同口味的飲料,這體現了區角活動材料投放的( )原則。
49. 在大班教學活動“小小統計師”中,孩子們用簡單的符號進行記錄統計,教師提問:“你們是怎么記錄的?用這些符號有什么好處?這屬于( )提問策略。
50.“娃娃家”游戲中,“爸爸”“媽媽”只顧在毛毯上大鬧,假扮“客人”,敲門進去后說:“寶寶餓了,爸爸媽媽準備了什么好吃的給寶寶呢?”“爸爸”立刻說去買菜,“媽媽”開始哄寶寶…在該游戲中運用了介入策略的是( )。
52.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參觀養老院”的活動,讓孩子在老人的互動中得到鍛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運用了家庭教育的( )。
55.請結合上述案例,先分析教師的教育行為是否妥當并說由,在提出促進沐子和陽陽同伴交往策略。
56.請結合上述案例,先分析角色游戲的特點,結合日常實踐從游戲前、游戲過程中、游戲后等環節論述角色的指導要點。
57.請設計一節中班繪畫活動《畫畫我自己》。要求寫明:活動設計意圖(2分)、活動目標(3分)、活動準備(2分)、活動重難點(2分)、活動過程(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