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3-6歲最易被意外
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搶救室里,有近半數的小孩因為意外接受治療,其中有九成家長不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及時處理。昨天的“兒童健康節”,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啟動了兒童意外預防項目,將對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意外預防干預,同時還將對發生意外的高危人群進行長期追蹤。
很多意外看起來好像很難發生,但有時候,就發生在一瞬間。兒童醫學中心徐美云告訴記者,意外的急救事件幾乎每天都在兒童醫學中心的搶救室里上演,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家長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識,延誤了搶救時間。
一個2歲的孩子在公園和媽媽玩的時候,誤把花生豆吸進了氣管,從公園到醫院只有四五百米的程,但當媽媽抱著孩子跑到醫院時,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還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墜落后送往醫院途中,并沒有注意孩子的頸椎,加重了對孩子的。
一年內,兒醫中心搶救了1000多個孩子,其中,因意外而被搶救的孩子高達600多例。從0歲到22歲,每個時期都會出現不同的高風險情況。其中,三到六歲的孩子是發生意外最多的。
“兒童青少年意外在全球范圍內成為兒童以及青少年第一或第二死因,而死亡僅僅是冰山頂部的一部分,在冰山底部是大量因意外導致的受傷人群。”上海市兒科專委會主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護理部主任樓建華透露,兒童醫學中心將作為試點,啟動兒童意外預防項目,未來兩三年內上海的幾家兒科醫院將聯動參與。
根據規劃,醫護人員將走進幼兒園、社區、學校等各年齡段兒童以及青少年主要活動場所,對老師、家長培訓意外預防以及應對措施。同時,還將對這些地方進行風險因素評估,提出改善。對于醫院內已經收治的發生意外的兒童進行分析,并對這些高危人群家長進行重點培訓。對于出院后仍有意外的患兒,進行隨訪和教育。
在昨天的兒童健康節上,數百名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與健康節活動,并上了意外的第一課。兒童醫學中心醫護人員組成的意外宣教團分五組,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對最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進行專題和現場急救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