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
發布時間:2013年10月14日 11:22進入復興論壇來源:教育部網站手機看新聞
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創設溫馨的人際,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能力,形成使其終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的精心和照顧,但不宜過度和包辦代替,以免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于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性的發展。
參照《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為幼兒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樣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2.幼兒每天睡11~12小時,其中午睡一般應達到2小時左右。午睡時間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季節的變化和個體差異適當減少。
提醒幼兒要保持正確的站、坐、走姿勢;發現有八字腳、羅圈腿、駝背等骨骼發育異常的情況,應及時就醫矯治。
桌、椅和床要合適。椅子的高度以幼兒寫畫時雙腳能自然著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狀為宜;桌子的高度以寫畫時身體能坐直,不駝背、不聳肩為宜;床不宜過軟。
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簡單與同伴做橫向比較。
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為幼兒做出榜樣。如生氣時不亂發脾氣,不遷怒于人。
和幼兒一起談論自己高興或生氣的事,鼓勵幼兒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
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如幼兒發脾氣時不硬性,等其平靜后告訴他什么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
氣溫過熱或過冷的季節或地區應因地制宜,選擇溫度適當的時間段開展戶外活動,也可根據氣溫的變化和幼兒的個體差異,適當減少活動的時間。
2.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秋千、轉椅等游戲活動,讓幼兒適應輕微的擺動、顛簸、旋轉,促進其平衡機能的發展。
注意觀察幼兒在新中的飲食、睡眠、游戲等方面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
經常帶幼兒接觸不同的人際,如參加親戚朋友,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兒較快適應新的人際關系。
4.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能力。
1. 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勵幼兒下來,不怕累。
提供畫筆、剪刀、紙張、泥團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種自然、廢舊材料和常見物品,讓幼兒進行畫、剪、折、粘等美工活動。
引導幼兒生活自理或參與家務勞動,發展其手的動作。如自己用筷子吃飯、扣扣子,幫助家人擇菜葉、做面食等。
幼兒園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動區時,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與制作活動。
為幼兒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動材料要足夠大,材質要安全,以免造成異物進入氣管、鉛中毒等。提供幼兒用安全剪刀。
為幼兒示范拿筷子、握筆的正確姿勢以及使用剪刀、錘子等工具的方法。
1. 讓幼兒保持有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時進餐、吃好早餐等。
幫助幼兒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引導他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提醒幼兒五官,如不亂挖耳朵、鼻孔,看電視時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等。
為幼兒準備多種體育活動材料,鼓勵他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展活動。
經常和幼兒一起在戶外運動和游戲,鼓勵幼兒和同伴一起開展體育活動。
和幼兒一起觀看體育比賽或有關體育賽事的電視節目,培養他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1.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幼兒的嘗試與努力給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
2.指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服和鞋襪、洗手洗臉、擦鼻涕、擦的正確方法。
提供一些紙箱、盒子,供幼兒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圖書或生活用品等。
要把熱水瓶、藥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兒夠不到的地方;陽臺或窗臺要有安全措施;要使用安全的電源插座等。
在公共場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兒;幼兒乘車、乘電梯時要有陪伴;不把幼兒單獨留在家里或汽車里等。
外出時,提醒幼兒要緊跟,不遠離的視線,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在河邊和馬邊玩耍;要遵守交通規則等。
幫助幼兒了解周圍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的事。如不動熱水壺,不玩火柴或打火機,不摸電源插座,不攀爬窗戶或陽臺等。
幫助幼兒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識,如:小心觸電、小心有毒、下河游泳、緊急出口等。
記住自己家庭的住址、電話號碼、父母的姓名和單位,一旦走失時知道向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災或其他緊急情況時,知道要撥打110、120、119等求救電話。
可利用圖書、音像等材料對幼兒進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運用游戲方式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