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堂:3—6歲兒童身心狀況的健康標準和保教
家有自閉癥譜系兒童、發育遲緩的孩子,家長們康復干預的難點是沒有合適的參照物。其實NT家庭的家長也有類似的煩惱,因為身邊存在各種壓力,各種不抓緊推娃前進就被落下的焦慮。《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學前兒童的教育設定了合理的目標,提出了教育。值得所有家長參考。
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參照《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為幼兒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樣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2.幼兒每天睡11~12小時,其中午睡一般應達到2小時左右。午睡時間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季節的變化和個體差異適當減少。
提醒幼兒要保持正確的站、坐、走姿勢;發現有八字腳、羅圈腿、駝背等骨骼發育異常的情況,應及時就醫矯治。
桌、椅和床要合適。椅子的高度以幼兒寫畫時雙腳能自然著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狀為宜;桌子的高度以寫畫時身體能坐直,不駝背、不聳肩為宜;床不宜過軟。
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簡單與同伴做橫向比較。
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為幼兒做出榜樣。如生氣時不亂發脾氣,不遷怒于人。
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如幼兒發脾氣時不硬性,等其平靜后告訴他什么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
氣溫過熱或過冷的季節或地區應因地制宜,選擇溫度適當的時間段開展戶外活動,也可根據氣溫的變化和幼兒的個體差異,適當減少活動的時間。
2.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秋千、轉椅等游戲活動,讓幼兒適應輕微的擺動、顛簸、旋轉,促進其平衡機能的發展。
注意觀察幼兒在新中的飲食、睡眠、游戲等方面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
經常帶幼兒接觸不同的人際,如參加親戚朋友,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兒較快適應新的人際關系。
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創設溫馨的人際,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能力,形成使其終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的精心和照顧,但不宜過度和包辦代替,以免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于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