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聯首秀綠色集成房屋亮相“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成果展”lol比賽服
僅用48小時,一座抗九級地震,使用壽命可達150年的房子就拔地而起。
這是一座標準的平層住宅房,使用面積110平方米,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一應俱全,全部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建造而成。室內裝修亦是綠色家居,高精裝完全可以拎包入住,每平方米造價僅1550元。這樣的房子,你想住嗎?
經過緊張的籌備與等待,一座融合了國內建材與建筑工業頂級技術,象征兩大行業“綠色、協調、發展”的房子在綠色建材乃至綠色建筑的同行們期盼和關注的目光下,拔地而起。
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利華在“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成果展”啟動儀式上致辭。
6月21日,為展現近年來,綠色建材產業的發展成果,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節能綜合利用司、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共同主辦,華盛綠色工業基金會、《中國建材報》社、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承辦的“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成果展”在工信部大樓內開幕,來自國內建材行業各領域50多家企業攜帶各自“秘寶”參展,希望能在本屆成果展中一展風采。
據介紹,以實際應用案例為載體,在國家部委內部舉辦如此大型的綠色建材成果展在國內尚屬首次。“綠色、節能、低碳、環保”也成為本屆成果展的主題,綠色建材與建筑產業近年來融合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也在本屆成果展上欣喜地展現出來。這也標志著在住宅產業化與綠色建材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中國對“住宅產業化”有了新的解讀。
裝配化+標準化 房子要讓老百姓買得起
房子歷來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是建立房地產市場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根本目標。針對這個根本目標,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要求回歸住房居住屬性。如何推動“房子回歸居住屬性”是中國建材、建筑行業面臨的一個難題,而這個難題如今有了根本的解決之道。
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積中的比例從目前的不足5%上升至30%。在政策的催動下,裝配式建筑產業如雨后春筍般急速增長,而圍繞裝配式建筑,綠色建材產品也呈現了較快的增長。
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書記、華盛綠色工業基金會執行會長李洪彥主持“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成果展”啟動儀式。
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也有悠久的歷史,17世紀向美洲移民時期所用的木構架拼裝房屋,就是一種裝配式建筑;1851年倫敦建成的用鐵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宮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裝配式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國房荒嚴重,迫切要求解決住宅問題,促進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到60年代,裝配式建筑得到大量推廣。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裝配式建筑由于工期短、污染少、節約資源和勞動力低碳環保等優點,被公認為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裝配式建筑能否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要從兩方面來看。首先是房子的質量。長久以來,裝配式建筑的施工過程被比喻為“搭積木”,一座房子有不同的板塊拼裝在一起,質量可靠嗎?
在本屆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成果展上,綠色集成房屋展示引人注目。
在開幕式現場,本次成果展主體建筑供應商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的主要有三個優點:蓋房子像搭積木,包括外立面構建、工廠一次成型,減少施工工期;減少建筑垃圾,減少建筑現場揚塵,減少污染;房間戶型與格局靈活多變,可以創造全周期戶型。最重要的是裝配式建筑更注重質量,比如,工廠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構件,尺寸可以由厘米級精確到毫米級,各個部件無縫銜接,就像品牌汽車工廠拼裝一輛轎車那樣,質量牢靠。而眼前的這座建筑可抗九級地震,建筑壽命達到了150年,而當前傳統建筑的壽命只是它的零頭,不及如此,裝配式建筑可覆蓋居住的全生命周期,部品部件可拆卸、更換,實現二次利用,能夠實現低碳、環保、無污染。
目前,國內做裝配建筑的企業上百家,每家都有自己“秘術”,就像眼前的這座房子,利用粉煤灰制作外墻瓷磚,用蒸汽制作硅酸鈣板……整個房屋除結構體系外,都有固廢原材料的影子,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又節能環保。不僅如此,裝配化墻板大幅提高套內面積,將給千家萬戶帶來更多的套內實際使用面積,在對傳統墻體進行供給側改革的同時,大大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
可這樣一座節能環保的高端住宅,老百姓真的能買得起嗎?面對記者的疑問,廣東興輝陶瓷集團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呂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眼前這棟建筑由于采用了固廢綜合利用技術,每平米造價1550元,如果要達到拎包入住的標準,每平米也不超過2000元,物美價廉。如今在國務院提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要達到30%的風口,作為市場擁有上萬億規模的裝配式建筑勢不可擋。在未來如果裝配式建筑全面鋪開,“造老百姓住得起的房子”就真正實現了。
工業化+綠色化房子要讓老百姓住得好
房子不僅要讓老百姓住得起,更要住得好,簡單來說就是“生態宜居”。
在“裝配式裝飾”視野中,開發應用品質優良、節能環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并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評價。鼓勵裝飾與保溫隔熱材料一體化應用。推廣應用高性能節能門窗。強制淘汰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質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確保安全、綠色、環保。這些都是裝配式裝飾能否滿足新常態下住宅需求的關鍵痛點。
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利華聽取工作人員講解。
當前,裝配式住宅的市場空前廣闊。但想要搶占這片藍海,需要結合裝配式住宅的特點,把握需求痛點。健全標準規范體系、創新裝配式建筑設計、優化部品部件生產、提升裝配施工水平、推進建筑全裝修、推行工程總承包、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可以說是裝配式住宅等幾大關鍵點,然而最重要的是要保證與裝配式建筑結合的建筑材料要綠色環保。滿足生態宜居的目的,裝配式建筑的工業化與建筑材料的綠色化必須緊密結合。首先是裝配式建筑裝飾要實現工業化,但這并非簡單地將裝飾的流程強行工業化,需要系統地拆分住宅裝飾的環節,將其中更適合裝配式施工的環節進行工業化。在裝飾裝修環節中,涉及管路及機電的內容需要與裝配式住宅緊密聯系,許多初步的內裝飾步驟也能倚靠工業化獲得更好的效率。這些環節涵蓋室內隔墻系統、住宅管路系統、機電暖通系統、智能化系統、吊頂集成系統、裝飾墻面系統、木飾面系統、住宅收納系統和衛浴集成系統等等。
其次,要裝配式建筑的能效發揮到最大,在選材上要與裝配式建筑“門當戶對”。《指導意見》中著重強調了:大力推廣綠色建材,提高綠色建材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比例,推廣應用高性能節能門窗。強制淘汰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及質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
“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成果展”參展領導及嘉賓合影。
在本次成果展中,來自建材行業各個領域50多家企業,包括節能門窗、智能門鎖、木塑家具、led全屋照明系統,外遮陽系統、調光玻璃,硅藻泥涂料、機噴石膏、節水器具、整體廚衛等百余種建筑部品、材料都被應用到一座房子上,讓綠色建材與裝配式建筑有機結合,讓房子做到生態宜居。
不僅如此,施工過程也是體現綠色生態的重要一環。而裝配式建筑的最大優勢就是施工,據一些資料顯示,在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裝配式建筑相比現澆建筑,建造階段減少施工用水量60%以上、材料浪費20%以上、建造垃圾80%以上、建造綜合能耗70%以上,減少碳排放和對環境帶來的揚塵和噪聲污染,對降低資源能耗消耗和環境污染、提高建筑產業科技含量和勞動生產效率、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有利于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建筑綜合質量和性能。
裝配式建筑已成為中國建筑行業的大趨勢,同時也是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的強大驅動力,依托于裝配式建筑的住宅產業化新思路,綠色建材的繁榮發展將成為裝配式建筑實際應用的抓手,也是為綠色建筑開發商提供選材支撐、為消費者提供放心選擇的重要途徑。
而未來,中國建筑業將必須跨三大門檻:低能耗;建造實現集成裝配化;告別毛坯房,實現全部裝修。每一道門檻的跨越都離不開建材的支撐,也敦促我國綠色建材產業一定要走得穩健從容。
無論綠色新材料風起云涌,裝配式建筑覆雨翻云,落實到房子上度要滿足一個最基本的要求:“用綠色生態的材料造老百姓買得起、住得好的房子”。這不僅是老百姓對房子寄望,也是中國對住宅產業化的全新解讀。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