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的孩子竟然這么養?看完這七點就懂了……
最近,網上關于“誤養”小孩的新聞層出不窮,團子媽看了簡直不忍。虎爸將怕水的小孩直接丟進河里學游泳、臺州四月大寶寶被喂食蘿卜湯命懸一線等,無一不出家長在孩子養育問題上存在的弊端。
俗話說的好,生孩子簡單,可養孩子就不能一言概之了,畢竟年齡處于不同階段的孩子對應的育兒方式可是大有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處于學前階段的小孩子應該采取怎樣的養育方式吧。
剛出生的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可以說是除了餓或是生理因素,一般都處于睡眠狀態。有的家長會疑問,我的孩子白天睡覺,晚上卻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白天盡量拉開窗簾,帶著寶寶出去走走逛逛,減少寶寶白天頻繁睡覺的次數,但得注意避免太陽光照射到寶寶的眼睛,因為這會影響寶寶的視力。夜晚,我們可以試著調試下家里的燈光,關掉亮度廣的大燈,留著一盞溫馨的小燈,對孩子哼哼小歌,哄睡寶寶,慢慢調整。
6個月左右的孩子,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添加輔食了,例如迷糊等,但盡量保持原味和清淡。我們在網上常見的,給孩子喂食檸檬或一些其他刺激性的食物,以觀察孩子對口味的感受表現。可團子媽認為,我們再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刺激性食物盡可能的避免,因為寶寶這時期味蕾才剛打開,比成年人更。
寶寶慢慢長大了,大腦和肌肉的發育使得他/她已不能滿足于靜靜觀望世界了,小手和小腳的力量慢慢聚集了,聰明的寶寶們就利用手腳抓/踢東西。這是寶寶在試圖感受世界的表現,若寶寶此刻的調皮讓你無法了,溫柔引導,身體力行的教授寶寶用手和腳的正確方式。
大人們都說,兩歲左右的寶寶最可愛和逗樂,這一階段的整體表現就是語言模仿。寶寶們不能理解大人們的多數語言,他會將聽見的話用自己口齒不清的語言能力表達出來。但是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教養在此時的養成很重要,一些不能的線歲左右:“察言觀色”以哭取勝
習慣了溫柔以待的寶寶們會慢慢養成一項屢試不爽的技能——哭,當他們想要某一件玩具時,‘哭’一定能得到。值得家長深思的是,家長們必須在這一階段培養孩子的對錯意識,讓他們明白哭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唯一途徑,只能通過講道理實現。
這時期的孩子有了性別意識,有了珍貴的想象力,男孩開始耍酷,女孩開始憧憬變公主。眾所周知,想象力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盡管有些表達方式在父母看來難以言喻。團子媽想說,若不是與真理相悖,還是請尊重孩子對大自然探索的第一認知力。
孩子的學習興趣當然遠不止于6歲了,不過區分的是,早教時,爸爸媽媽們只是開發小孩的一些興趣,體驗成長的快樂。6歲,孩子上小學的最佳年齡,開始接觸書本,使用漢字,一步一步了正常的成長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