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學前教育 教師綜合素質提升工程試點工作啟動
9月11日,由五大領域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的“全國學前教育師資培訓領域創新與發展高端研討會”就“創新師資培訓模式與課程架構”“有效的課前調研應用”“科學評價標準的建立”及“教師可持續的專業發展”四個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刻地交流與研討。
對“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該如何打破傳統模式,應對新時期挑戰,創新師資培訓課程架構,創立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提高師資培訓的時效性、科學性與持續性”這個師資培訓領域乃至整個教育界所面臨的重大瓶頸問題提出了全面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五大領域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王乘軒表示,近年來,隨著國家財政投入的逐漸增多,同時民間資產在政策的引導下,共同發展學前教育,中國學前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適齡兒童毛入園率連續提升,學前兒童集體教養機構數量迅速攀升。但伴隨著快速發展而來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各園所教育水平差距大、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等等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2012年教育部發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了3到6歲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中具體的發展要求與目標,這也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要擁有更高的職業素質和更深入的專業發展。
在高等師范院校、教育科研單位、幼兒師范學校、學前兒童集體教養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報刊和出版社等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單位和專家學者下,研究院于2015年初開始籌建,2016年10月中旬,研究院被正式批準注冊成立。研究院秉承“博學、篤行、切問、近思”的價值觀,作為一個集學前教育研究、師資培訓、教育技術開發、推廣、培訓、教育咨詢等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正在通過推出的名師計劃、課程協作、課程授權、園所認證、研究等項目拓展,努力打造一條完整、科學、高效的學前教育服務產業生態鏈條。
“執行與評價標準體系的創立可以有效解決目前師資培訓領域面臨的培訓效果不理想、實操效率低等瓶頸問題,我們應該通過一個標準體系,實現從課前調研到課后鞏固提升的一整套培訓流程的規范化與科學化,同時要設計一套按照客觀評價、有效評估、科學嚴謹的課程學習評價標準。這樣來說,有利于師資培訓單位主管人員更加科學的制定培訓計劃,也能夠通過一個可見且立體的展示來了解培訓所帶來的真實提升。”中國教育管理研究院學前教育研究中心代表表示。
華育匯師教育科技研究院代表表示,教師綜合素質提升工程有別于其傳統的師資培訓項目和架構,其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實現實時課堂的直播或點播功能,能夠較長時間提供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關注每一個的專業成長,從而實現其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