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五年的追蹤調查告訴你為什么優秀學生走出校門依舊優秀?科學教育
原標題:歷時五年的追蹤調查告訴你,為什么優秀學生走出校門依舊優秀?科學教育+
看點:為什么孩子看真人故事比看擬人化動物故事更容易get到重點?為什么優秀學生走出校門后又變成了優秀員工?為什么成績好的同學反而更有可能作弊?本期搜狐教育·智見將呈現三項最新研究,用“”給你細說這其中的秘密所在。
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4-6歲的孩子聽完以“真人”為主的故事后,比聽完以“擬人化動物”為主的故事收獲更大。
調查結果出來后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兒童書籍、電影、游戲等等大多都以擬人化動物為原型。但研究者稱,孩子在閱讀這些書籍或者觀看電影時,很難把自己和故事中的動物聯系起來,因此,他們不太可能把故事中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
大學早期認知發展副教授Patricia Ganea博士說,“如果孩子閱讀的是真實的故事,那么他們更可能應用從故事中學到的知識。”
在實驗中,所有孩子被分成三組,分別讀“有真人的故事”“擬人化動物的故事”和“有關種子生長的故事”。
實驗前,讓孩子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10紙。讀完故事后,他們再次分享自己的10紙。
為了檢測擬人化動物對孩子是不是更有吸引力,研究人員讓讀“有關種子生長”故事的孩子在真人故事和擬人化動物故事之間進行選擇。
※比起讀擬人化動物故事和種子生長故事的孩子,讀有真人故事的孩子會分享更多的貼紙。
研究人員檢測了在聽故事過程中,孩子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大多數孩子說,擬人化動物缺少人類的性格和特征,難以讓他們產生共鳴。
“如果孩子能很快跟故事書建立聯系,他們就會立馬應用故事里的知識,” Ganea博士說,“所以,如果父母想要孩子通過故事學習社會知識、禮儀等,選擇故事書的時候就得注意了。”
Nicole Larsen是Ganea的碩士生,她說,“孩子閱讀時,父母可以不斷提問,幫助孩子建立故事和現實生活的聯系。”
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在家閱讀或者寫作,不管是為了完成作業還是僅僅出于娛樂都可以培養的學習能力和執行力。
盡管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歷來考試的重點內容,但最新研究表明,如果這兩項能力強,學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容易取得成功。
“優秀的學生進入職場后,通常上班不會遲到,并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一切幫助他們成為一名好學生的因素,也會幫助他們成為一名好員工,”大學心理學在讀博士生Nicole Alston-Abel說。“如果在孩子三年級之前,幫他/她養成在家專心完成作業的習慣,之后的學習基本就不需要家長操心了。”
本研究從大學附近的公立小學中,抽取了兩組學生作為樣本,分別是1-5年級學生和3-7年級學生。在歷時五年的研究中,總共有241個家庭參與了調查,每年都需回答諸如“孩子喜歡閱讀和習作嗎”“家里會舉辦什么閱讀和寫作活動”“家長在閱讀和寫作方面給孩子提供什么幫助”等問題。
參與調查的家庭中,約四分之三的父母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其實,不管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只要父母有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給孩子樹立起榜樣,孩子自然也會如此。”
※通過家長給孩子的自律性進行評分可見,得分越高的學生其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就越強。
作者強調,雖然家長做的問卷調查結果與學生所取得的成就之間不存在直接關系,但依然可以看出其中的幾項規律。比如,家長如果覺得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歡設定目標,那么,這些孩子的在校成績普遍低于那些合理分配時間、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
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可以協助家長,幫助孩子在家進行高效學習。比如,可以讓家長完成本研究中的調卷,詢問他們孩子平時在家都做哪類閱讀和寫作,為什么做這些,每周花多長時間,了解到這些情況后,老師可以給家長提供指導。Alston-Abel補充到,家長平時注意教給孩子時間管理、沖動控制等技能。
研究還提到其他幫助孩子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方法,比如,讓孩子在家寫周記、定期給家人講故事、寫郵件或者留便簽等。
想收集學生作弊的數據并非易事,因為只有學生承認作弊才可能得到數據。過去人們常常認為,成績差的學生為了得高分,往往在考試中作弊。但圭爾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成績好的學生才更有可能作弊。重新評分,即學生如果認為老師判錯了分數,可以把原試卷交給老師,讓他再看一遍。
研究組收集了11門心理學課程的3,600份試卷,在交給老師重新評分的試卷中,有448份存在修改痕跡。
“我們發現,作弊行為在性別之間不存在顯著差別,反而是平時成績高的學生更容易作弊。這跟我們平時的認知并不相符。”研究人員說。、
智見介紹: 搜狐教育原創賬號,給家長和老師介紹適用于7-16歲孩子的素質教育課程及實踐活動特色,幫助孩子拓寬國際化視野,提高軟實力。在這里你可以觸達百余位知名專家的教育和實操方法,讓你在陪伴孩子成長的上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