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電視的孩子未來會討厭看書?這是真的!
話說某天夜很深了,熊孩子還在玩玩具,說自己一點也不困。媽媽說“要不我們看書吧”,剛接過書,熊孩子就說困了。這位媽媽說“書是對付熊孩子的萬能武器”,每次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情,這位媽媽說:“要不我們看書吧”,孩子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這熊孩子該多討厭讀書呀?
這跟看電視有啥關系呀?是的,這孩子超級愛看電視!這位媽媽好幾次都沖動想把電視扔垃圾桶了。
1986年,TannisWilliams和一些學者到西北部某個沒開通電視的小鎮,因為這個小鎮將要給居民開通電視節目。Williams趁沒開通前,給當地的孩子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其中包括閱讀發展水平的測試。
然后,在這個小鎮開通電視節目2年后,TannisWilliams又對這個小鎮的孩子進行相同的測試。研究者們發現,這個小鎮孩子們的閱讀發展分數普遍下降了,甚至不少孩子表現出懶于閱讀和討厭閱讀的情況。
記得也是差不多的那個年代,美國有一位4歲的小女孩叫露西,從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每天能閱讀一本童書。但是自從他們家里買了一臺電視機,小女孩就被那個黑色的奇妙盒子吸引住了,父母也很喜歡。一家三口每天的娛樂就是看電視,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是圍在電視機前面。當時沒有人提醒父母們不應該讓孩子過多看電視。
到露西8歲時,老師說孩子有閱讀障礙,像露西那樣的孩子,突然間也涌現了不少。露西的說法是,認得字但就是詞句的意思進不去腦袋,就是俗話所說的“看不進”。
美國大腦發育專家JohnMedina認為,孩子每天多看1小時電視節目,他們理解的詞匯就會比其他孩子少6-8個。尤其是2歲前處于學話期的孩子,他們的視聽神經未發育成熟,不僅對電視的動態畫面和快速轉換的聲音無法正常接受,如果長時間坐在電視前,還會因為缺少在現實中跟人互動而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因為寶寶們在現實中,是需要通過聽大人緩慢、富有情感的語言學習說話和詞匯的,而電視是快速變化的聲音和圖像,不利于孩子學習語言;另外,寶寶的語言學習前提,是在辨別語音、識別詞與詞之間的區別,是要在現實中跟人互動,才能幫助寶寶把字詞和意義聯系起來。
也是來自JohnMedina的數據:3歲內孩子每看1小時電視,即使是益智類的,上一年級即6,7歲時注意力紊亂的概率增加10%;如果1天看3小時電視,這個概率會上升到30%。注意力是大腦執行功能的組成部分,對兒童未來的閱讀執行力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沒了,父母想讓孩子建立閱讀習慣會比同齡孩子難很多。
有一位爸爸曾經非常感觸地說,在他那個童年時代,孩子們沒有電視,手里只有泥沙和樹葉,即使是一張印有圖畫的紙都倍加珍惜。有一次他進城,在街邊的垃圾堆旁發現了一本黑白的漫畫書,欣喜若狂。當天回到家就把書翻完了,還在小朋友群中。很多人不僅吃飯時看,上廁所時看,睡覺時鉆進被窩里也看,到最后書已經爛得不成樣了。這位爸爸非常清楚地記得,他把那本書足足看了12遍!
現在,他6歲的兒子常常把一本新的童話書翻了幾頁就說不好看而停止了,相比之下,他的兒子從沒說過電視不好看。
這位爸爸的總結語讓我嚇了一跳——這大概是電視帶給我們孩子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了愚蠢。
出生6個月后寶寶雙眼能對焦,會有視線的掃視。寶寶們通過眼睛的掃視實現信息的接受,從而促進大腦的成長。學者們在研究中發現,孩子們在看電視時不是采用這種模式,因為電視不能給視覺系統適當的刺激,孩子看電視時不僅瞳孔沒有放大,眼睛大部分時間一直盯著屏幕,沒有視線的移動,而視線移動是閱讀活動的關鍵。
難怪有人說,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愛看電視的人,大腦會變得懶惰。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有愛看電視的習慣,最好適當減少;如果大人每天有時間陪伴孩子閱讀就更好了,孩子未來一定會感謝你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