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動”專家課堂:青少年動作習能 3-6歲為黃金期
本期“17”動課堂邀請到的是青少年運動的專家萬晨,萬晨是賽普健身學院專項課研發老師,曾獲得兒童青少年MJP CNDS認證,美國南大學骨科與臨床康復,EPTC康復系列認證,FMS高級認證,SFMA高級認證,從事兒童動作發展與控制研究。在課堂上萬晨老師向大家分享了青少年基本的動作技能與發展。
在人成長發育的過程當中,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需求是息息相關的,它可能和基因、性格、教育、家庭關系、自理技能和社會呈現都是有密切關系的,我比較關注的是在健康領域其中包括教育領域、情感發展還包括家庭的和睦關系,這些都是構成孩子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因素。
關于認知發展和動作發展,我們會著重一下這兩部分的內容,我們可能會提到一個體適能的概念或者是體質,我們不管從事什么樣的運動,我們都要首先身體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方式,這些可能和遺傳、。體制包括醫療都是密切相關,我認為在體質這一部分有幾個概念,1、健康的體質,擁有預防疾病的能力和抵抗嚴寒的能力或者說可以保持身體指數的健康2、技能的健康,就是說可以有作出一系列動作的能力這一種健康的能力。
現在我們很多的家長發現孩子學知識學多了會出現孩子到了3歲甚至6歲身體動作不協調的問題。跑和跳一些基礎都動作完成不了,我們中國的家長讓孩子過早開發了和腦力相關的內容,忽視了動作和動作技能本身的鍛煉。我們來看一下能讓我們身體改變的幾方面的要素,不管是身體本身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交能力和認知能力、運動技能都是構成的基本要素,我們可以看一下中國幼兒園關于健康教育的內容,比如說會有體育鍛煉和身體認知的教育、的教育、營養的教育以及疾病與意外損傷的預防、心理健康及其適應方面的內容等。看過中國幼兒園關于健康教育的內容之后,我們再來看一下美國運動協會制定的美國體育教育的標準。這不單單是在教科書里需要掌握的,我們會著重的說到動作技能和動作模式,包括應用和實踐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體質以及包括個人的行為,還有社會的責任,而且從身體的認知是從健康、生活的自理能力技能,包括表達的能力的鍛煉,這些都是體育能給我們帶來的。
美國兒童體力活動的形式,美國兒童在教室里邊上課的時候,一邊站著寫作業,一邊做其他的事,這樣就可以他們的左腦和右腦都參與開發。而中國兒童的體力活動會做象棋、圍棋或者是機器開發相關的,這些不符合青少年兒童的成長發育的規律。
人類動作發展的主題,它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是動作行為,動作學習和動作控制我們先有的是動作行為,然后是動作控制,在這里我們舉一個小孩子跑馬拉松的例子,每一個孩子的跑姿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6歲的孩子跑出來的成績可能比7、8歲的孩子的成績還要好,就會發現和年齡沒有太大的關系,而更多的是因為3-6歲的孩子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期,叫做黃金的學習期,在此期間各個方面的指標都是高速發展的,所以說我們培養小孩在3-6歲是著重的培養階段,在國外青少年跑馬拉松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現在對于中國來說的馬拉松很多,但是目前還沒有小孩的馬拉松和長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認為是因為和我們本身的體質相關,我們這一代的小孩,很多會出現疾病的問題,或者是肥胖和糖尿病的。在國外,基本上就是在9-12歲之間,他們就會跑一個半馬。
我們的動作是靠中樞神經來傳導,我們都知做一個動作都是很瞬時的動作,也有通過思考之后很慢的做出的動作,往往這些東西都是結合在一起的,這些就會涉及聽覺、視覺、觸覺、味覺,不管是前挺的能力還是感官的能力,這些都是動作輸出的基礎能力,這些能力就像一條鏈條一樣,如果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其他環節也會受到影響,導致動作的質量下降。關于大腦的發育就會想到神經的發育,從小孩來說3-6歲是神經發育的期,基本上六歲的小孩已經可以完成80%的發育,大腦的發育主要是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的敏捷、學習能力、身體的平衡性。
在美國課間的時候會做一個大腦保健操,就是大腦修正操,我們人類左腦控制的是邏輯思維推理的能力,包括數字、算數等處理,有些人左腦發達,有些人右腦發達,這是基因而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后天的使大腦和小腦的變得非常的緊密。在中國我們的家長會讓孩子很小就去鍛煉做左腦的內容,左腦的很發達或者是過度開發,但是我們所有和動作以及肢體協調性的東西都是在右腦,然而我們的右腦并沒有參與這些開發,我們從小沒有太多的鍛煉機會,相比發達國家來說,我覺得我們的課外活動時間和效率上來講還是差很多,和韓國日本比較已經沒法比較。
男孩和女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可以發展的要素,我們都知道在體能訓練里邊有很多發展的要素,比如說靈活性、節奏和反應,包括柔韌性和速度這些,我們會關注幾個方面,一個是速度,一個是力量,然后是反應包括有氧能力,我們會發現在青春期前、青春期中、青春期后發展的方面是不一樣的,我們很多的反應性的和神經相關的發育是在6-10歲,而和速度相關的比如說最大速度、加速度或者有氧耐力等的發展我們希望出現在青春期后期,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我們的小孩已經處于青春期中,或者是已經出現了青春期的這些生理發育的時候,就可以去發展一些專項的訓練,比如說跑步相關的內容,如果沒有到這個年齡,讓他做一些力量和速度相關的訓練其實意義并不大,因為做了之后也不會有任何的提升,所以這里就存在有一個發展的規律。
我們說一下3-12歲兒童發展的機制,分為三個內容,首先要發展動作模式、之后是動作技能、最后是運動技能,總結下來就是動作模式、身體各個方面的運動能力等于動作技能+運動技能,動作技能和運動技能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我們有了這些技能以后,我們就會延伸到動作技能+運動技能等于身體要素,身體要素就是指我們看到的這些力量、速度、靈敏度和爆發力等等這些都是身體要素,運動表現能力是由運動技能和技術風構成。我們中國青少年在體質健康方面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征,首先是體重增長速度超過身高增長速度,包括體重超標的問題、身體機能水平的下降、體質水平和視力的下降,然后正常的基礎代謝率(男女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我們看一下兒童生長發育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區別,就會發現BMI 身體質量指數不一樣,男孩在10歲左右處在一個高峰值,女孩發育的會更早一些,就說明了女孩會比男孩更早進入青春期,在身高方面的發育,也是女孩子發育的更早一些。
兒童青少年的運動分為運動基礎的干預和糾正,作為家長要有主動干預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我們會以身體的動作為主要干預手段,包括生活的技能,比如說自理能力,安全意識、防范技能這些都是生活技能。青少年體能訓練的基本原理,主要是趣味性,在兒童看來體育活動最主要的是需要有意思,在這個過程當中青少年兒童很看重過程當中可以結交的朋友和可以在此過程中可以獲得東西。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獲得的新鮮感是青少年兒童更關心的內容,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產生興趣而不是讓他們學習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