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兒童牛奶選購指南附營養師實例分析
牛奶是膳食中蛋白質、鈣、磷、鉀、維生素A、維生素B2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之一,它還含有大量的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生理活性物質,營養十分豐富。這里要重點說說其中的鈣,100g牛奶平均能提供100mg以上的鈣元素[1],不僅如此,牛奶中的鈣、磷含量高而且比例合適,同時含有維生素D、乳糖等促進吸收因子,吸收利用率高,是膳食中鈣的最佳來源哦[2]。鈣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有助于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并使二者更堅固,對兒童“快高長大”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喝奶。
如何給1~6歲的兒童選擇牛奶呢?以下是小編給媽咪們準備的滿滿干貨,趕緊收藏吧~
1-2歲的寶寶:寶寶還處于過渡期,所需營養還不能完全從食物中獲得,需要一部分的母乳或幼兒配方奶粉來補充。繼續以母乳或者嬰幼兒配方奶喂養,期間可以逐漸添加牛奶或者原味酸奶給寶寶嘗試,逐漸過渡。
2歲以上的寶寶:能吃的食物基本和無異,所需營養盡量從食物中獲得。這時候配方奶粉就相當于一種營養強化的食品,不過,除了維生素D食物來源比較局限以外(我國的普通牛奶沒有強化維生素D),寶寶需要的營養素都能從天然食物中獲得,維生素D的補充也不用完全依賴配方奶粉(點擊閱讀 ߔ�《關于維D,你在糾結這10個問題嗎?》)。因此,配方奶不是2歲以上寶寶的必需品,媽咪們應該培養寶寶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鼓勵寶寶多喝純牛奶。如果寶寶挑食偏食,擔心營養攝入不足,尋求營養師的專業幫助。
孩子2歲以后就可以喝牛奶了,可媽咪們到超市一看,又開始猶豫了,因為牛奶的品種太多啦!根本不知道該怎么選。兒童奶看起來好像更適合給寶寶喝,早餐奶聽起來營養就很豐富,究竟是什么?
首先,小編要給媽咪們普及一個概念,媽咪們看到的這些牛奶大概可分為兩類--純牛奶和調制奶。純牛奶的原料有且只能有一項,那就是--生牛乳;而其他加入了水、白砂糖、谷物粉、濃縮果汁、各種添加劑、香精等配料,以及各種營養素的牛奶,稱為“調制乳”,兒童奶和早餐奶都屬于調制乳!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面我們以國內某暢銷品牌旗下的3款有代表性的乳制品為例,告訴媽咪們購買牛奶的時候要如何“取舍”:
兒童喝牛奶主要是為了獲得優質的蛋白質和鈣元素,其中“補鈣”更是最主要的目的,所以在看營養成分表的時候,最先要關注的,就是蛋白質和鈣的含量。無論是蛋白質還是鈣元素,早餐奶的含量都是最低的,另外,早餐奶還加入了水、白砂糖和香精,加入水會“稀釋”了營養素,糖和香精對兒童沒有好處,所以早餐奶的營養價值不如其他兩種奶。
兒童奶強化了蛋白質、DHA、牛磺酸、益生元(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等營養素,看起來比純牛奶更營養。是這樣嗎?并非如此!
強化的這部分營養素都能從一日三餐中攝入。例如肉禽蛋奶都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DHA可以通過深海魚獲得,動物性食物是牛磺酸的主要來源,堅果、油籽、大豆和植物油都富含維生素E,多吃蔬菜和粗糧就能獲得益生元。
添加的量十分有限,貢獻不大。以添加的DHA為例,125ml的兒童牛奶里面含有純DHA約2.6mg,根據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內容,0~3歲嬰幼兒DHA的適宜攝入量是100mg/d,這款兒童奶含DHA的量確實太少,只有適宜攝入量的2.6%,對總體攝入幾乎沒有多少貢獻。
加入了糖和香料等無益成分。白砂糖是純能量物質,過量攝入添加糖會增加齲齒風險,而寶寶的味覺比,一旦讓寶寶習慣了這種香甜的味道,寶寶往往就不愿意喝其他沒味道的飲品了。另外,媽咪們注意,加入了白砂糖等配料的兒童奶熱量比純牛奶要高了約35%,會增加兒童肥胖的風險哦。
最適合寶寶喝的乳制品,應該是純牛奶。營養成分“豐富”的兒童牛奶是廠家的噱頭,純牛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添加”牛奶,低調有內涵,而且價格最為經濟實惠。媽咪們要擦亮眼睛,與其于兒童奶中額外添加的一些營養成分,倒不如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培養寶寶均衡的飲食習慣更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乳糖含量低,20~40%的乳糖經發酵變成乳酸和其他有機酸,所以如果寶寶喝牛奶不舒服,耐受度不是太好的話,可以嘗試一下酸奶;
用來做酸奶的原料奶中抗生素較少,因為過多的抗生素會影響乳酸菌的增殖結果[2]。PS:我國對于奶牛飼養中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生牛乳中抗生素的殘留都有著嚴格的,而且應用抗生素期間以及休藥期間的乳汁也不能用作生乳[8],所以對于牛奶中抗生素的含量,媽咪們不需要擔心哦。
但是!!!市售的絕大部分酸奶都添加了糖,而且為了豐富口感,往往還添加稀奶油等,拉低了總體的營養價值。
產品類型:驗明正身,選擇發酵乳,而非風味發酵乳(例如果味酸奶,添加劑多,且營養可能被稀釋)。
配料表:排在越前面的成分,表示含量越高。最好選擇只含“生牛乳”和菌種的產品,有添加糖的產品不是最好的選擇。
冷藏酸奶更佳:常溫酸奶屬于“滅菌酸奶”,雖然攜帶方便,蛋白質和鈣元素也不受影響,但里面的乳酸菌都滅活了,乳酸菌的益處就享受不到了。
純牛奶和酸奶的營養價值相當,都能補充鈣和蛋白質,如果酸奶不加糖,甚至比牛奶更有益處。不過,不加糖的酸奶很酸,不僅不容易買得到,而且寶寶也未必接受得了。因此,純牛奶和酸奶搭配給孩子喝,在購買酸奶的時候,選擇含糖量少的產品,為了避免讓孩子攝入太多添加糖,酸奶每天一盒也就OK了。
低脂牛奶顧名思義是通過離心分離,去掉了牛奶中的部分脂肪。由于其能量和脂肪含量都低于全脂牛奶,其中蛋白質和鈣并未損失,確實對肥胖患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是較好的選擇,但1-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較多的脂肪和能量來維持生長,而且脫脂的過程會大大降低牛奶中脂溶性維生素A和D的含量。所以1-2歲寶寶喝全脂牛奶。
2歲以后寶寶吃的食物會更豐富,可以從食物中獲得所需營養,鼓勵寶寶和家庭一起用餐,如果家里習慣喝全脂牛奶那可以繼續飲用,如果家里都喝低脂牛奶,寶寶也可以跟著一起喝,不用特意買不同的牛奶。
牛奶的營養和口感會受到乳牛的品種、哺乳期、喂養的飼料和各種因素影響,所以不同牌子的牛奶喝起來感覺會有所不同。奶質的差異是會帶來口感上的差別,但口感還和脂肪含量,加工方式和保存方式有關,這些并沒有對牛奶中最有價值的蛋白質和鈣的含量造成影響。
巴氏奶在加工過程中會采用脂肪乳化技術,既能避免存放過程中牛奶中的脂肪析出,又能使這些脂肪更容易吸收,所以看起來會稍微“稀”一些[8];另外,巴氏奶需要冷藏保存,喝的時候經常是微冷的,口感上往往會讓人感覺“更清爽”。
常溫奶給人的感覺會更“香濃”,這和它在加工和儲存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成分,以及它的組織結構的細微改變有關。
口感是個比較主觀的標準,很難來衡量牛奶的營養價值,還是比較營養標簽比較靠譜。
A2是的一個乳制品公司,他們發明了一種基因檢測法,利用這項技術只收集那些生產純A2蛋白的奶牛。在和瞬間掛起了一陣“A2奶”風,這陣風也很快刮到了國內,雖然價格高,但很受追捧,很多媽媽覺得這種奶粉更好吸收,可以防止過敏。線是牛奶中β酪蛋白的兩種類型。人體在代謝A1蛋白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叫做BCM-7的東西,但代謝A2蛋白的時候就不會[11]。而BCM-7這東西又被一些研究認為和消化系統問題,糖尿病,心臟病和自閉癥等有關[12,13]。小編特地去翻看了這些文獻,一句話概括:這些研究的等級并不高,而且研究結果也不一致,并不能證明這些疾病是由A1蛋白引起的。所以對于A1有害這點還是缺乏的,在給寶寶適度喝奶的情況下大可不必擔心普通牛奶中的A1會帶來什么副作用。
但小編確實有聽過一些反饋說平時喝牛奶后會有肚子脹,或拉稀的感覺,但換成A2奶后好像感覺要好些,那這又是怎么回事呢?有研究顯示A1在消化系統的代謝過程會增加炎癥反應,可能會引起不適癥狀[14](這一點目前的實驗也還不夠強大,需要更多研究證明)。雖然這個不適的癥狀和乳糖不耐受的癥狀很相似,但并不是乳糖不耐受或者牛奶過敏。A2牛奶和普通牛奶中含有相同量的乳糖,如果線牛奶中的蛋白過敏的寶寶,對A2牛奶中的蛋白也同樣過敏,A2奶對過敏也沒有幫助。
- 標簽:3到6歲兒童指南解讀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