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100天,常見身體變化和不適反應,緩解方式都在這兒!
女性從懷孕到生產,整個懷孕周期約40周。懷孕周期分為三階段,14周前為懷孕早期,也就是第一期;14~28周為懷孕中期;28~40周孕后期,也就是產前100天。
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孕婦的身體變化和不適癥狀趨于明顯,尤其懷孕后期更為加劇。以下內容整理了準媽媽產前100天準媽媽身體變化及常見不適癥狀和緩解方式。
一、產前100天母體變化
1、肚子隆起明顯
懷孕后期的準媽媽,肚子會大的很明顯,但如何評估腹中的寶寶以及子宮是否大小正常?孕中期(約20周),子宮底的位置約在肚臍,隨著胎兒成長,每周子宮底會上升一公分左右。
2、腸胃明顯壓迫
隨著子宮的空間擴大,準媽媽的腸胃會感覺到明顯的壓迫,因此當到了懷孕后期,越接近臨盆時機,準媽媽會稍微吃一點就覺得飽,甚至還會覺得胃很脹的不適癥狀。
3、胃痛以及頻尿
懷孕后期(約28~30周),約90%的寶寶姿勢會固定,且為頭下腳上。寶寶腳在上方常會讓準媽媽覺得胃被踢而疼痛;而寶寶的頭則會往下頂,造成頻尿、恥骨酸痛等。有些媽媽不會頻尿,但反而會覺得排尿困難。
4、注意羊水多寡
懷孕后期也要特別注意羊水是否正常,通常羊水量的判斷可以透過超音波來測量羊水指數(AFI)。當羊水量過多時,要擔心寶寶是否有食道閉鎖或是腸胃道異常阻塞等。大多數的準媽媽在后期不會有羊水量異常的狀況,但可不能因為這樣而輕忽喔!
二、孕婦孕后期常見不適
1、靜脈曲張水腫
懷孕時母體荷爾蒙變化會產生組織水腫及血管擴大,因此,血液容易積在準媽媽的雙腳,造成腿部水腫或是靜脈曲張。產前100天,除了水腫及靜脈曲張加劇,還會有痔瘡情況。
緩解方式:
每隔一段時間改變一下身體姿勢,甚至做些伸展活動;在睡覺時可以將雙腳略為提高。飲食上要盡量避免刺激性以及過咸的食物。
2、小腿容易抽筋
孕婦抽筋的狀況大多都發生在半夜睡覺中。準媽媽抽筋的常見原因為母體缺乏鈣質、體重增加造成腿部負擔、天冷血液循環不好等。
緩解方式:
孕婦除了要避免過度勞累之外,也要多加留意四肢末端的防寒保暖。飲食方面,準媽媽可以多攝取小魚乾、牛奶等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也可以諮詢醫生是否有服用鈣片的必要。
3、全身腰酸背痛
孕后期,母體為了讓身體在生產過程中順利,因此會分泌激素來松弛全身韌帶,再加上隨著胎兒的重量壓力,會使母體脊椎、腿部、臀部等受到壓迫,而引起腰酸背痛。
緩解方式:
準媽媽在懷孕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自身的姿勢,也要盡量保持正確的姿勢。當躺下或是坐下時,準媽媽可以放個小靠墊,以減輕背部以及腰部的壓力。
4、骨盆恥骨疼痛
懷孕后期(約36周),腹中胎兒的頭部會逐漸下降,約在38周時完全進入母體的骨盆腔以準備臨盆。當寶寶頭步下降會造成骨盆腔擴張,導致準媽媽恥骨疼痛。
緩解方式:
可以使用托腹帶將寶寶的頭略為往上頂,除此之外,準媽媽的姿勢也很重要,孕后期建議準媽媽
- 標簽:范思哲是誰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