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佝僂病的表現有哪些 日常需要怎樣護理
孩子在發生佝僂病后,早期表現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驚,由于頭部的多汗而使頭部發癢,孩子常搖頭而致頭枕部禿發。那么嬰兒期佝僂病的表現有哪些呢?又該如何護理?
如病情進一步發展,可見孩子的肌肉松弛無力,特別是腹壁及腸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腸脹氣,而致腹部膨隆猶如蛙腹。佝僂病患兒最主要的變化是由于骨骼病變所出現的癥狀,這是佝僂病的特征表現。
6個月以下的孩子,用手指輕壓其枕骨或頂骨,猶如乒乓球有彈;8~9個月的孩子頭顱呈方形,前囟門也偏 大,至18個月前囟門尚不能閉合。
在1歲左右的孩子,則可見到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膨大如珠,稱為肋串珠;并可出現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雞胸”和肋緣的外翻。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無力,孩子的坐、立和走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到了1歲以后會走可出現兩下肢向內或向外彎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遲,且容易發生蛀牙。
1、佝僂病的護理需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小兒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2、多曬太陽是佝僂病的護理中很重要的措施,應廣泛宣傳大力推廣。盡量皮膚并逐漸增加曬太陽的時間。佝僂病患兒平均每日戶外活動應在一小時以上。
3、對體弱兒或在冬春季節,補充富含維生素D,利于吸收的體恒健鈣之緣片,以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這也是對于佝僂病的保健措施。
4、佝僂病的治療上可采用維生素D療法。佝僂病患兒應多到戶外活動,接受日光和新鮮空氣,必要時可用紫外線燈照射,不要久坐、久站或多走,更不要勉強學站、學走。責編:妍分享:推薦閱讀加載更多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嬰兒期護理最重要的是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網站推薦更多>>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