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的N種疾病護理技巧
1、回奶:是因為在母腹中接受較慢,而不適應這突如其來的大量.這是正常現象,久了就會適應的,所以在喂奶以后要把寶寶豎起來拍,從下往上拍,然后把寶寶放下來的時候要稍微側著躺,過一會再放平。
2、防窒息:小寶寶不要睡太軟的床和大而軟的枕頭,最好單睡一張小床。小床上不要放衣物、玩具、繩子等,以免套住寶寶的頸部或堵住寶寶的口鼻。若小寶寶與大人同床,最好分被睡,若與大人同床、同被更應小心,不要讓被子捂住口鼻而窒息。
3、嬰兒哭鬧:哭是生反應,如果是以手指觸及嘴角,小兒就會轉過頭尋找奶頭,喂奶后啼哭停止,這便是饑餓性啼哭,如果哭聲大,無規律,可能是喂養不當,臥位不適,尿布濕,臀紅及臀部皮膚糜爛,蟲咬,或者腸蠕動加劇要大便等。
4、便秘:平時要額外多補充水分,適當給寶寶腹部順時針按摩 ,促進腸蠕動,要養成排便的好習慣,調整飲食,適當更換奶粉,也可在奶粉中加一勺白糖。
5、濕疹:嬰兒的皮膚很,平時要保持室內濕潤,找到源,遠離易過敏的食物,寶寶衣服盡量用純棉的,要多曬太陽,保持清潔。
6、鼻塞:可能是寶寶生病了,造成呼吸不暢,適量給寶寶吃點魚肝油,寶寶房間以28~30攝氏度左右為宜,用溫濕毛巾放在寶寶的鼻部進行熱敷,及時為寶寶清除鼻腔分泌物
7、紅臀:尿布上的肥皂沒有漂洗干凈,刺激皮膚引起反應。也有可能是尿布臟了沒及時換,還有就是病菌引起的,所以平時要勤換尿布,保持清潔,尿布用開水燙后再到太陽底下曬,大便后要用清水洗凈臀部,輕輕揩干,撲粉、保持干燥。
8、寶寶上火:這可能與天氣炎熱、出汗多、喝水少等因素有關,也與孩子體內缺乏維生素等因素有關,吃奶粉的寶寶一般都容易上火,平時在兩次喂奶之間喂50到80毫升的溫開水,也可以選擇較為不上火的奶粉,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的飲食也要清淡點。也可以給寶寶喝些果蔬膳食纖維素,又去火又好喝
9、感冒:寶寶感冒的大部分原因是寶寶的抵抗力差,接觸性傳染的,寶寶即使患了感冒,也不發高燒,常常流稀鼻涕,打噴嚏,有時也咳嗽,但并不十分痛苦。同時,寶寶的食欲也稍有下降。此時媽媽不要給寶寶洗澡,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再次受涼。還要注意給寶寶隨時喂水。
10、發燒: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內的話,可以用冰毛巾敷頭物理降溫,也可以使用退熱貼,如果溫度超過38.5度,就要服用退燒劑了,或者用酒精擦拭身體降溫。而且要多給孩子喂水,排出毒素。
11、反復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現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喉嚨疼、咳嗽等。給孩子打各種增強抵抗力的針,最常見的是丙種球蛋白。 居室空氣流通,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按時預防接種。.注意飲食衛生,營養要合理,富于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攝入,注意冷暖,注意頸部及兩手臂處不使著冷。
12、食物過敏:過敏是添加輔食過程中最常見的現象。發現寶寶身上出現紅斑或腹瀉嚴重,應該去醫院檢查。尤其不要隨便給孩子用一些藥膏。 要仔細觀察寶寶對哪種食物過敏,又或者遇天氣太熱,或者寶寶不舒服,應暫停喂此種輔食,等腸胃功能恢復正常后,再從很小量喂起。
13、斜視:要看內斜的程度,如果斜度小,有些6個月以內的幼兒眼位不穩定,可觀察至6個月大,斜度減輕,不一定需要手術。如果現在斜度大,你們都看著很明顯,這樣6個月以后自行改善的幾率極小。
14、中耳炎:如果發現寶寶的耳垢不是很干爽,而是呈米并粘在耳朵上,媽媽就會擔心寶寶是否患了中耳炎。患中耳炎時,寶寶的耳道外口處會因流出的分泌物而濕潤,但兩側耳朵同時流出分泌物的情況很少見。并且,流出分泌物之前寶寶多少會有一點兒發熱,出現夜里痛得不能入睡等現象。可以用棉簽把黃水擦干凈,最好是到醫院讓醫生開點安全的藥來用。
15、枕禿:1歲內的孩子比較常見。當天氣炎熱或穿、蓋過多時,枕頭被汗液浸濕,孩子感到不適,常左右搖晃頭部,就會把枕部頭發磨掉而發生枕禿;同時如枕頭稍硬,也容易發生枕禿。
16、尿液顏色異常:正常尿液為無色透明或淺的,并可隨尿量多少而加深或變淺。不正常的尿液有:1、小兒、進水太少造成尿液濃縮可使尿液顏色變深,偶爾呈茶色;2、新生兒頭幾天時,尿色較深稍混濁,放置一段時間后尿中可出現紅褐色沉淀,多為尿酸鹽結晶;3、某些藥物可改變尿液顏色,如黃連素、維生素B類的藥物可使尿變成,總之,注意觀察小兒尿色的變化有助于早期發現很多疾病尤其是泌尿系統疾病。
17、枕禿:1歲內的孩子比較常見。當天氣炎熱或穿、蓋過多時,枕頭被汗液浸濕,孩子感到不適,常左右搖晃頭部,就會把枕部頭發磨掉而發生枕禿;同時如枕頭稍硬,也容易發生枕禿。
18、腹瀉:面對腹瀉,媽媽們可千萬不要給寶寶禁食,以避免寶寶發生營養不良。應繼續喂養,除飲奶外還可為寶寶提供以下食物,如:米湯、葫蘿卜水、新鮮蔬菜水等,均可以補充寶寶所需的無機鹽和維生素。總之,寶寶每天有足夠水的攝入是媽媽們做好家庭護理的第一步。此外,媽媽們應仔細觀察寶寶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查找腹瀉的原因,并注意寶寶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
- 標簽:嬰兒期護理最重要的是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