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劉祥華:制定幼兒護理行業標準 明確監管主體
長沙晚報訊(記者 彭瑋蔚)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以“月子會所”為代表的嬰幼兒護理機構這兩年發展迅速。對于這個行業,湖南當前尚沒有明確的行業規范和監管主體,套用家政、醫療或餐飲服務業管理模式,且多由各個月子會所自行選擇。昨日,省政協委員劉祥華,湖南應盡快制定本省的月子會所(產后保健)行業標準,明確月子會所的監管主體,引導各地成立行業協會,加業自律,促進行業規范化運作。
“月子期”在醫學上屬于圍產期產褥期范疇,分娩后嬰兒和母親較常見感染疾病,比如母親的子宮感染,嬰兒的黃疸、肺炎、呼吸道感染等。所以圍產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嬰兒及母親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使母親健康和胎兒、新生兒的成長發育得到很好的。
“由于在場地設置、從業人員資質、保健流程、衛生規范、月子餐標準等方面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以致月子會所等嬰幼兒護理機構魚龍混雜。”劉祥華說,一些月子會所的、月嫂等從業者缺乏基本的專業技能培訓和資質認證,導致出現母嬰感染等事故。
劉祥華,湖南盡快制定本省的月子會所(產后保健)行業標準,明確月子會所的監管主體。月子會所作為市場新興行業,應盡快引導各地成立行業協會,加業自律,促進行業規范化運作。另一方面,應該明確其監管部門(比如衛計委),對從業人員素質、衛生、服務規范等提出硬性要求。
同時,明確月子會所等級和收費標準,價格規范化。“作為一個新興的高端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與服務應該匹配,由行業協會來制定月子會所等級評定辦法,給出收費標準。”劉祥華說,各地婦幼保健中心等相關部門要多走進社區進行母嬰護理,普及科學坐月子的知識,指導做好產后的保健。鼓勵月子會所按照員工制吸納專業月嫂,并安排到居民家中提供服務。
- 標簽:嬰幼護理屬于什么行業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