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流行期,做好5件事保護孩子健康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來襲,許多家長每天看著新聞,也跟著心慌慌,擔心自己的小寶貝會受到感染,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秘訣,一起保護家中小孩免于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
首先,認識一下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出現(xiàn)之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有6種冠狀病毒會感染人,其中的4種為一般常見的感冒病毒,另外為大家熟知的就是17年前的SARS冠狀病毒及8年前開始出現(xiàn)的MERS冠狀病毒。
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與接觸傳染
再者,可依結構將病毒分成有外套膜及沒有外套膜兩大類,酒精干洗手、肥皂、漂白水等,能對于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有外套膜之病毒感染加以消毒,而腸病毒就是沒有外套膜病毒的代表之一,肥皂與漂白水能清潔消毒,但是酒精干洗手則不能。
另外,2019-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或接觸含有病毒的分泌物而傳染,除了在近距離接觸受感染者因咳嗽或流鼻涕的飛沫而被感染外,飛沫也會殘留在物體表面,當下一個健康人接觸到這些含有病毒分泌物的物體時,病毒就會通過鼻腔、口腔、眼睛等黏膜感染人,由于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本上不通過空氣傳染,且一般人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受感染者的機會不大,所以如何避免殘留在物體表面分泌物中的病毒入侵人體,就更顯得重要。
日常生活做好5件事
有了這些基本認識之后,就來看看如何從日常生活著手,預防2019-新型冠狀病毒:
1.常常正確地洗手
酒精干洗手、肥皂、漂白水對于2019-新型冠狀病毒都有清潔消毒的效果,因此用最便宜的肥皂好好地洗手,就能對于2019-新型冠狀病毒有相當好的預防感染的效果。
洗手時機很重要,小朋友常常沒洗手就拿東西吃,或是搓眼睛、摳鼻子,因此吃飯前、上廁所玩耍后,一定要好好洗手,如果去醫(yī)院或是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更是要好好洗手,不會洗手的嬰幼兒可以洗澡來代替,家人外出回家后,也要好好洗手,最好更換衣物洗澡后,再接觸小孩。
除了記得洗手以外,如何洗得正確也很重要:用水將手弄濕再使用肥皂,雙手要搓揉40至60秒,搓揉時配合‘內、外、夾、弓、大、立、腕’的口訣,將指縫、手背、手腕等容易忽略處洗凈,洗完手一定要把雙手擦干或烘干,避免病菌再沾到潮濕的手上。
另外,在不方便濕洗手時,酒干洗手可以做為替代的方式,也是要注意雙手要搓揉到酒精揮發(fā)干燥,搓揉時配合‘內、外、夾、弓、大、立、腕’的口訣,將指縫、手背、手腕等處加以消毒,但是當手部接觸咳嗽、鼻涕等分泌物或是接觸到泥巴、黏土等臟東西時,就不能只用酒精干洗手,而要用肥皂好好洗手。
2.必要時才配戴口罩
一般人對于口罩都有誤區(qū),但是我們應該要重新建立一個正確的概念:咳嗽、打噴嚏的人才是最需要戴口罩,生病的人應該在家休息,尤其是發(fā)燒的人,而且在咳嗽、打噴嚏時更應該把口罩戴好,而不是把口罩拿下來,再來打噴嚏或咳嗽;沒有口罩時,咳嗽、打噴嚏應該用手帕、毛巾、衣袖捂住口鼻。
另外,2019-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并不是通過空氣傳染,且一般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真正近距離接觸到被感染者,所以不需要于戶外或通風良好的公共場所戴口罩。當進入醫(yī)院、擁擠的公共場所,有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癥狀,或是本身因患疾病導致免疫力不佳的小孩,才需要戴口罩。
3.按時接種常規(guī)疫苗
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家長都會盡量減少讓小朋友進出醫(yī)院,不過,還是要提醒家長,仍要記得按時讓小朋友接種常規(guī)疫苗,因為這些疫苗都是預防小朋友感染其他的病菌,為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而讓小朋友得到更常見的流感、水痘、腦炎等疾病,可是更加得不償失。
4.有接觸或旅游史,出現(xiàn)癥狀時就醫(yī),主動告知病史
如果有接觸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者或是到流行地區(qū),請配合隔離,如果出現(xiàn)發(fā)燒、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請就醫(yī)。就醫(yī)時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動告知接觸史或旅游史,如此才是利人利己的最好方式。
5.充足睡眠+均衡營養(yǎng)+適度運動
充足睡眠、均衡營養(yǎng)、適度運動是維持健康的基本功,所以還是千萬別忽略。
以上這些建議,除了預防2019-新型冠狀病毒,對于預防一般感冒、流感等其他感染也同樣有效,請大家一起建立正確的習慣,為了保護全家人與大眾的健康共同努力。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