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皮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是不是該催生了呢?
懷胎十月,在歷經(jīng)了種種不適之后,每位孕媽都盼望著寶寶呱呱落地的一刻。隨著預產期一天天的逼近,又一天天的過去,期待的心情也不免漸漸轉為焦急。
根據(jù)統(tǒng)計,大約80~90%的胎兒會在預產期前出生。對于過了預產期肚皮仍然沒有動靜的孕媽,只要密切觀察胎動并且定期復診產檢,其實不需要過度擔憂。若是超過預產期兩周以上,一般稱為過期妊娠,因為可能會增加胎兒過大,羊水過少,以及胎糞吸入等風險,通常建議使用催生的方式以防萬一。另外,如果母體有妊娠相關并發(fā)癥,例如妊娠高血壓等疾病,或是胎兒過重,以及破水后遲遲未見陣痛,為了避免分娩過程的意外,也都是常見的催生原因。
門診咨詢時,大家對于催生的建議總是充滿疑慮。問題不外乎現(xiàn)在催生會不會太早?如果催生失敗是不是就非得剖腹生產?或是催生是不是比自然生產更痛?
催生時機,因人而異
雖然過期妊娠的定義為懷孕超過42周,但是在41周以后催生仍然是可接受的作法;甚至對于特殊人群,例如患子癲前癥的產婦,由于懷孕后期病情的變化快速,建議懷孕滿37周即可進行催生,以有效減少母胎的相關并發(fā)癥。
另外,評估子宮頸的成熟度,可以幫助預測適合催生的人群,其催生失敗接受剖腹生產的機率其實與一般自然生產的產婦并無差異。此外,經(jīng)由催生出生的寶寶住進NICU的比例,也和自然生產的寶寶沒有差別。說明針對適當?shù)娜巳海M行適時的催生,其實對母胎而言是利大于弊。
至于催生比較痛的傳聞,其實是因為產婦催生必須經(jīng)歷陣痛從無到有的過程,因此所需的待產時間通常比起自發(fā)性陣痛的產婦來得久,做無痛分娩的時間點也比較晚,因此會讓產婦有比較疼痛的錯覺。
催生方法,與時俱進
催生的方式一般可分為藥物及物理性催生兩種。由于物理性催生容易造成感染及產婦不適,目前國內催生的方式仍然以藥物催生為主。由于個人體質對藥物反應不一,為了避免造成子宮過度刺激導致胎兒窘迫,通常建議以口服或是陰道塞劑的方式少量使用,再次用藥需間隔3到6小時以便安全。可是藥物吸收速率不穩(wěn)定導致藥效不一,或是為了陰道塞藥而頻繁內診造成不適,都是現(xiàn)行藥物讓人詬病的缺點。
堅持到底,勝利在望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乃渍Z,等待寶寶降臨的時間雖然難熬,但是請各位孕媽耐心等候,與您的婦產科醫(yī)生好好合作,這最后一里路讓我們一起走過,一塊兒迎接寶寶的到來。
- 標簽:虎牙女主播妃妃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