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子上的第一次覺醒:媽媽,你看弟弟是笑,看我是生氣!
每個父母,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后,才有機會去學習、去成長,如何去做一個稱職的、游刃有余的父母。
不管在此之前,你讀了多少關于親子教養的書,一旦親子之間發生沖突時,那強大又猝不及防的破壞力,往往就在一夕之間,就讓那不堪一擊的偽裝,立馬破功。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都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緒、會思考、不可控制的變項。孩子是個變項,不要想著要控制孩子。我們能做的是陪伴、傾聽、協助孩子,發現處理孩子自己的問題,然后嘗試一起解決,當問題解決后,親子都可以獲得成長。
起初,只有大兒子時,我是一個嚴格的母親,生活起居作息,都一板一眼的執行。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我都很審慎的對待與回答,所以養就了長子思考邏輯,甚至有很強的好勝心、榮譽心,和追求完美的個性。
常常在白天,我處罰過他或是兇過他,在夜里,看著他熟睡而可愛的臉龐,會流著淚跟他說對不起。即便每次處罰過他之后,我一定會抱抱他跟他說媽媽很愛你,達成母子和解,但在夜深人靜時,我還是會常常為自己的教養方式陷入后悔,這是很復雜、很錯亂的教養心情。
次子出生,兩個孩子個性截然不同,我也用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有一天,三個人在玩,四歲的長子突然說:‘媽媽,您要用看弟弟的眼睛看我’。我笑著回答:‘媽媽看你的眼睛,跟看弟弟的眼睛,是同一雙眼睛啊!’
長子說:‘不一樣,你看弟弟的眼睛都在笑,看我的眼睛都好生氣。’
當時,我的心真真實實受到震撼。那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一次覺醒。
因為,自以為給了孩子一樣的愛,但孩子接受的卻是不一樣的感受。我們要努力的,就是在這付出與接收之間,那誤差的距離,要如何地拉近?如何不致讓愛在傳遞中,被誤解?被錯判?甚至沒有接受到那份愛。
長子上幼兒園,他很開心也適應得很好;當開始在學校午睡時,問題與沖突才正式浮現,他抗拒午睡,最后甚至抗拒上學。那時,幼兒園的園長跟我說:‘
- 標簽:寧波影都網上訂票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