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看過來!新生兒洗澡注意事項大整理,你做對幾項了呢?
對新手爸媽來說,如何幫軟綿綿的寶寶洗澡是一大挑戰!怕一個不小心弄疼孩子,又或者一時疏失沒洗干凈,讓寶寶不舒服。該怎么做才能幫寶寶洗干凈,同時讓他們覺得舒適呢?
幫寶寶洗澡該注意什么?
新生兒出生后,角質層還很薄弱,使用清潔用品很容易損傷肌膚表皮。其實嬰兒不像成人,身上容易有細菌,所以用清水把汗洗掉就足夠,不必額外使用清潔產品。(清潔用品的使用視寶寶成長狀況調整)
如何幫寶寶洗澡?
寶寶洗澡前,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并確認門窗留有通風口,水溫保持在37-38℃間。準備寶寶洗澡用品,如:嬰兒浴盆、寶寶專用沐浴乳、棉花棒、酒精、尿布、溫度計、嬰兒手套、衣服等,且換洗衣物與尿布應放在就近的位置以方便拿取。
接著按以下步驟幫寶寶洗澡:
步驟1:脫掉寶寶身上衣服并以衣物或浴巾蓋在身上。
步驟2:沾濕毛巾或紗布巾,從寶寶內眼擦向外眼并清潔鼻孔、耳朵和臉部。
步驟3:用少量沐浴乳輕搓頭發,沖水前須用手指壓蓋住寶寶耳朵,避免水流到耳朵里。
步驟4:簡單擦干頭發后,在寶寶身上先拍點水以適應水溫。
步驟5:讓寶寶枕在前臂,且手要抓著寶寶的腋下及手臂,再將寶寶臀部放入澡盆中。
步驟6:用清水清潔寶寶身體(或少量寶寶專用沐浴乳涂抹身體,再用水沖凈),注意脖子、腋下、大腿、股溝處等皺褶部位。
步驟7:用浴巾包好擦干,迅速幫寶寶包尿布穿上衣服。
切記,即便水很淺也不可獨自留寶寶在澡盆里。
新生兒洗澡Q&A
Q1:最佳沐浴時間為?
A:最好選在一天中較溫暖的時間洗澡,并以喂奶后2 小時或喂奶前1 小時為宜,以免吐奶。
Q2:嬰兒頭皮出現黏黏的垢,是沒洗干凈嗎?
A:嬰兒頭皮出現黏黏的垢,俗稱乳痂,是一種嬰兒的脂溢性皮炎,并不是嬰兒本身皮膚有問題,而是嬰兒在媽媽懷孕時,經由胎盤傳送來自母親的荷爾蒙,在寶寶出生后留在體內刺激了皮脂腺體,皮膚新陳代謝的時候會帶著黏黏的油脂,在表皮形垢。提醒媽媽,不要用手硬摳掉乳痂,建議可以帶寶寶就醫進行治療,通常出生半年后,體內殘留的母親荷爾蒙就會消失,狀況能獲改善。
Q3:水溫要怎么判斷?
A:建議家長可以手背試水溫,只要溫度不燙就可以。如果不知道怎么判斷,建議可購買防水溫度計來測量。擔心寶寶洗澡著涼的話,可提高室內溫度,最好將室溫維持在25度以上(大人進浴室不會感覺冷)。
Q4:寶寶的洗澡順序是?
A:新生兒沐浴步驟,可以遵循由上到下、由內到外的原則,以手指擦洗寶寶的脖子、腋下和手臂,以及胸口和肚子的部分。
Q5:寶寶洗澡時間多久合適?
A:洗澡時間不宜過久,最好在10~15分鐘內洗完澡,以免水溫降低造成感冒。
Q6:寶寶私密處清潔方式為?
A:建議由前往后、單一方向清潔,勿來回擦拭。
Q7:洗澡時,該如何支撐寶寶?
A:下水前,一手先支托寶寶的后頸部或腋下,另一手支托屁股,將新生兒慢慢地放到浴盆中。洗澡過程,須以手支撐寶寶后頸。翻身洗背面時,可讓寶寶傾斜趴在大人手臂上,注意不能讓寶寶的手趴在水面上,以免臉部溺入水面下!
以上就是新生兒洗澡注意事項,希望各位爸媽都能順利幫寶寶洗澡,一起度過歡樂親子時光!
- 標簽:櫻花草鋼琴簡譜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