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版畫作品展”在成都開幕
圖為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9月23日電 根據中國美術家協會官方微信消息,23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在四川美術館開幕。
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版畫藝術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在世界版畫藝術之林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世紀上半葉興起的新興版畫運動和延安版畫創作以關注現實、關切民生的思想觀念開啟了版畫的現代進程,在反抗外來侵略、鼓舞人民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新時期,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幾代版畫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堅持弘揚優秀傳統,勇于探索創新,使中國版畫呈現出健康活躍、不斷開拓的發展態勢,可以說,中國版畫家是一個團結奮進的群體。這次參展作品鮮明地展現出廣大版畫家的時代意識、文化自信和創新精神,致力于重大歷史主題和現實題材創作,多視角表現勞動生產和家園建設,同時極大地拓展了版畫形式語言,從刀筆刻畫到運用綜合手法,從融合科技到創新傳播形式,都彰顯出新時代中國版畫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上長足發展,具有世界性的水平。
據了解,“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采取網上投稿、評委線上評選的初評方式,于2019年7月8日至10日進行了為期3天的遠程線上評選,進入復評的共計655件;7月30日,經過嚴格現場復評,最終從655件作品中遴選出入選作品340件,其中進京作品40件(含獲獎提名作品9件)。此次展出作品題材豐富,版種語言豐富多彩,展示了五年來中國版畫的創作成就,凸顯了版畫語言的細微、精巧與厚重,反映了版畫家對版畫本體語言的繼承、探索與創新,展現了版畫界健康、向上、全面發展的良好狀態。
圖為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此次展覽作品既有革命歷史題材的再現、撫今追昔的歷史回望,又有現實生活的直接描繪和普通人的生動刻畫,展現著祖國現代化進程中工農業生產、社會建設和都市生活的火熱面貌。
展出作品內容豐富多樣、版種齊全,在藝術形式和觀念上都有所突破,體現了版畫家在這五年來藝術品格與藝術修為的提升。縱觀整個展覽,作品主題鮮明、充滿正能量,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達到思想內容和形式語言的高度融合、統一。
此外,本屆全國美展版畫作品依然顯現了那些傳統版種被再度開發的魅力,最基本的黑白木刻,最經典的銅版、石版,都被當代版畫家熟練運用,并在表現當代社會的人文思考與視覺經驗的過程中被植入新的美學意涵與視覺體驗。
為了增強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版畫作品展的學術性,本次展覽采取“2+2+6展中展”的形式,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我國新興創作版畫進行學術性梳理,為觀眾呈現一個完整、清晰的從新興傳統木刻至當代版畫創作的發展脈絡。兩個版畫展:“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以及四樓藏畫廳同期舉辦“中國黑白木刻傳統研究展”(2016年中國文聯資助項目)。兩場學術會議(講座):開幕式當日,《家國視角與時代圖像——全國美展語境下看中國現當代主題性美術創作》學術講座和由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牽頭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學術研討會”分別在四川美術館舉行。六個展廳:四川美術館共6個展廳,除四樓藏畫廳舉辦“研究展”之外,其余5個展廳全部用于展出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版畫作品。
此次展覽將展出至2019年10月22日。
圖為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附:展覽作品
鋼骨鐵筋-馬力平 石旭-絲網版 主辦方供圖
金秋時代-沙永匯-套色木刻 主辦方供圖
上善若水——絲路文明-徐娜-木口木刻 主辦方供圖
時間·時間-羅貴榮-套色木刻 主辦方供圖
守夜人——紀念新文化運動100周年-初艷淼-水印木刻 主辦方供圖
天眼-周吉榮 楊山河 王霖-銅版 主辦方供圖
陽光下的大橋澆筑工-曹丹-銅版 主辦方供圖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