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掛摸底:去年騰訊手游外掛超4000款 定制外掛占50%
近日,騰訊游戲安全發布首個《2018年游戲安全行業報告》。報告就眾多騰訊游戲在運營中所涉及游戲外掛、打金工作室、游戲經濟系統、游戲賬號安全等情況做出數據總結。
新京報記者查閱報告后發現,目前盡管各大游戲廠商對游戲外掛打擊嚴厲,但國內游戲仍存在大量外掛。
報告顯示,2018年騰訊端游整體監控到的外掛樣本數、功能數相比2017年都有所下降,但從國內游戲的外掛大盤來看,外掛情況并沒有明顯好轉,只是更集中在非騰訊平臺上的頭部戰術競技游戲中。
在外掛功能分布比例中,動作類游戲外掛占54%,射擊類游戲外掛占29%,這兩類當下最熱門游戲類別外掛占整體的83%。
而在手游外掛上,2018年期間騰訊游戲安全共監測到,手游外掛多達4000余款,是2017年全年的11倍,其中定制外掛更是占50%。
“手游外掛更多集中在射擊類游戲中,比如和平精英等吃雞游戲。”9月24日,業內觀察者茍靜向記者分析稱。而記者在《和平精英》官網上發現,官方多次發布《外掛打擊公告》,并在2018年8月查封上千個外掛賬號。
報告同時顯示,隨著游戲在國內市場的日趨成熟,依附在游戲上的黑產產業鏈也從工具生產,激活碼銷售,消費,使用到最終變現,形成了完備的產銷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上游是工具生產者,負責制造外掛,中游是工具傳遞者,他們與生產者對接,尋找客戶、販賣工具,掌握大量的工作室聯系方式,通過隱秘途徑與生產者聯系。下游是工具消費者,最常見的是工作室、羊毛黨或者專業玩家公會。
事實上,外掛對游戲傷害巨大,國內游戲廠商也在不遺余力地查封外掛。
“隨著國內游戲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來自外掛等游戲黑產對行業的侵害也越來越大。使用游戲外掛也會影響游戲賬號和虛擬財產安全,極易引發賬號被盜等危險。比如一些外掛程序在開始使用時,會提示玩家輸入游戲賬號和密碼。當玩家輸入游戲賬號和密碼后,很有可能發生丟號事件;又如不少外掛集成木馬等病毒程序,專門盜取用戶的計算機信息資料。”騰訊安全管理部副總監邱宇輝告訴記者。
邱宇輝表示,2018年至今,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配合警方破獲各類外掛制作銷售、游戲詐騙盜號等案件5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0余人,涉案金額2億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