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錢的華為又要發債了!前三季大賺535億 任正非這樣說
不差錢的華為又要發債了!前三季大賺535億,手握2532億現金,為何還要發債?任正非這樣說
不缺錢的華為,最近愛上了國內發債,原因可能是發債的利息低得誘人。
10月31日,中國貨幣網披露,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將于11月5日至6日發行第二期中期票據,發行金額30億元,期限3年。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債距離華為上一次發行30億元中期票據僅相隔了一周。今年前三季度華為業績繼續保持穩健,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斬獲6033億元和535億元,且賬面上還趴著2532億元貨幣資金,可以說華為并不缺錢。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從前一次發債獲得3倍認購來看,華為在國內債券市場備受資金認可,且上一次發債利率低至3.48%,比中石油集團等AAA級央企發債成本都低,發債有利于該公司進一步優化債務結構,補充流動資金。
再發30億中期票據
上海清算所和中國貨幣網都披露,華為此次發行的中期票據金額30億元,繳款日期為11月7日,11月8日上市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華為這種優質客戶,國有大行似乎也采取了輪流承銷的方法,10月23日發行的30億中期票據由工商銀行主承銷商,此次的主承銷商換成了建設銀行。
對于發債原因,華為2019年第二期中期票據說明書披露,預計該公司各項業務未來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資金支出也將進一步增加,此次擬發行30億元中期票據,將用于補充該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目前,華為存續境內中期票據1筆,共計30億元人民幣;旗下子公司存續境外美元債券4筆,共計45億美元,且華為在銀行間市場債券注冊金額為100億元,因此,此次發行30億元中期票據也在預期之中。
據記者了解,10月23日發行的30億華為2019年第一期中期票據系華為首次在國內發債,受到市場的追捧,合格申購金額達到92.3億元,認購倍數達到3.08倍。
盡管今年中美貿易摩擦頻繁,尤其是華為作為一家在全國布局的領先通訊技術公司,遭遇多次來自美方的訴訟風險,備受外界關注。但是,華為在國內以其先進的技術和良好的形象,廣受外界贊譽,評級機構給予華為主體和相關債權AAA級評級。
因此,在債券價格方面,華為上一次30億元中期票據最終確定的發行利率為3.48%,比當月同期債券的平均利率低了48個BP,也比類似中石油集團、國家電投等AAA級的央企債券利率還低。
前三季度凈利潤超500億
華為確實不差錢,唯一能解釋繼續發債的理由就是利率足夠低,低到誘惑華為置換現有的債務。
數據顯示,2016至2018年,華為合并口徑實現營業收入5180.68億元、5984.80億元和7151.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58%、15.52%和19.50%,2016至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7.49%。 2016年至2018年華為合并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70.5億元、474.5億元、593.4億元。
10月30日,華為在銀行間市場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華為實現營業收入6033億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達到5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40億元同比增長21.59%。
就營業收入規模而言,華為6000億級別的營業收入已經能比肩最賺錢的“宇宙行”工商銀行,工商銀行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6469億元。
中票募集說明書顯示,近三年及今年上半年末,華為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8.41%、65.24%、64.99%和65.5%,相對穩定。
此外,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2019年末,總資產7711億元的華為流動性資產達到6421億元,且賬上趴著的貨幣資金就達到2532億元。
此前,談及“華為發債30億元”一事時,任正非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發債的成本很低,融資才4%的成本,而如果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投資,這個成本太高了,分紅太高了!
關于發債這個事情,任正非稱事先他并不知道,是之后看到外面有新聞才打電話去問資管部門的人為什么要發債,當時資管部門說“我們必須在最好的情況下發債,增強社會的了解和信任,不能到困難了再發債!
在中期票據信用評級報告中,聯合資信評估公司認為,雖然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為華為業績增長持續性帶來一定壓力,但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在行業中的領軍地位,華為未來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經營和財務表現,整體抗風險能力極強。
因此,聯合資信認為,華為主體償債風險極小,中期票據的償還能力極強,違約風險極低,評級展望為“穩定”。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