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什么你沒有小雞雞?”寶寶越來越大,這些事情該如何向孩子解釋?
他們的對話非常有意思,即使是涉及兩性知識這樣的「敏感」話題,也不會讓人感到尷尬。
那些關于“兩性知識”鬧出的笑話
@懶蟲:我兒子第一次看見妹妹沒有小雞雞,就哭著說:“爸爸媽媽沒有好好照顧妹妹,妹妹的小雞雞讓狗咬掉了!”
@漠漠輕寒:我兒子3歲的時候跟他爸爸一起洗澡,看了看爸爸的身體,看了看自己的身體,然后說:“爸爸,看你這老小雞,都長胡子了!”
@小墩哥:兒子喜歡玩笑雞雞,我說:“別玩壞了”,兒子說:“壞了再買”。
@孤城閉:我5歲的兒子特別認真地對2歲的妹妹說:“你現在還小,沒有小雞雞,等你像哥哥這么大時就有了”。
@秋葉:我4歲的兒子害怕地對我說:“媽媽完蛋了,我的小雞雞,兩邊長東西了,圓滾滾的,還會動”。
@比你好:我兒子第一次和他爸洗澡的時候盯著他爸看,然后睡覺的時候問我:媽媽為什么爸爸的雞雞那么大?一本正經臉。我說:因為爸爸長大了,等你長大了你也會變得那么大。他說:我不要,有好多毛,好嚇人!
@彭彭:我給兒子洗澡的時候,兒子問我:媽媽你出生的時候,醫生是不是忘記給媽媽裝小雞雞了!
其實,性教育是一門綜合性教育,它首先是性別教育,其次是愛與生命的教育,第三是情感與責任的教育,第四是道德與法制的教育。它涉及到身體與健康、愛與責任、自由與約束,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學習的知識。
如何對男孩進行性教育?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孩子有性別意識后,就不應該再跟隨媽媽進女澡堂洗澡了,洗澡的任務就交給爸爸吧。
3
3-6歲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還可以參考電影《父與子的性教尬聊》中爸爸的辦法,他將男性的生殖器官比作USB數據線,將女性的生殖器官比喻為USB借口,就像把文檔傳進電腦一樣,男人也可以把精子傳進女人的身體里。
(圖片來源于網絡)
除了兩性知識,家長還應該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告訴他們哪些地方是隱私是不能被別人看、接觸的。
家長們給孩子講解兩性知識時一定要坦然,不要遮遮掩掩。要在生活中自然教授,像教孩子吃飯一樣地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
家長越遮掩,孩子就越好奇。當家長坦然講解后,孩子會明白這就是很平常的事情,自然也就沒那么關注了。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