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言不合就“撞頭”?!其實,娃是想用這種行為告訴家長…
昨天,有寶媽和小康君說,自家一歲多的寶寶沒事就愛搖頭,有時還愛撞頭。寶寶的奶奶喜歡看著他“神神叨叨”的樣子,樂呵呵地說寶寶在拜佛。
(圖片來源:網絡)
寶寶撞頭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媽們也不必太過擔心,接下來小康君就來和大家講講關于寶寶愛撞頭那些事。
寶寶出現撞頭這一行為通常在6個月以后,在18-24個月時達到高峰。
有的寶寶會持續幾個月,有的寶寶會持續一兩年。
不過,大部分寶寶都會在三歲左右減輕對撞頭的熱情。
寶寶撞頭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小康君就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原因,粑粑麻麻們可以自行分析,然后“對癥下藥”!
身體不舒服
(圖片來源:網絡)
寶寶是非常情緒化的,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非常直接地反映了他們的身體訴求。
當她們煩躁、不耐煩地撞頭時,家長們就要格外注意了。
當寶寶感到身體不舒服時,他們沒有辦法使用語言清楚的說出來,只能通過一些肢體動作去緩解不適。
如耳部感染、出牙、頭皮瘙癢等狀況的寶寶會更容易撞頭,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對策:
當寶寶出現上述狀況時,寶媽們要認真查看寶寶的身體,必要時去醫院檢查一下。
處于出牙期寶寶很容易暴躁,可以給寶寶使用軟硬適中的磨牙棒。不僅可以緩解寶寶的不適感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手部協調能力。
寶媽們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如:使用安撫玩具、陪寶寶進行室外活動、聽音樂等。
缺乏關注
(圖片來源:網絡)
寶寶不同尋常的行為,有時也是一種吸引家長注意力的方式。
當寶寶發現他撞頭時,媽媽格外緊張,他可能會更加頻繁地撞頭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
寶寶的自我意識很強,他們需要家長的關心與陪伴,如果受到忽略他就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吸引家人的注意。
對策:
寶媽們不僅要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還要關注寶寶的心理活動,平時多與寶寶“交流”,別看寶寶小他也能感受到你的用心。
對于寶寶的撞頭行為不要過分驚訝,只要保證沒有危險就不必刻意阻攔。
心情不好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寶寶在發脾氣時撞頭,那是他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
隨著寶寶自主能力的提高,他們的活動范圍也逐漸擴大。
他們對外面的一切充滿好奇,想要探索一切未知的東西。
而家長們還把寶寶當嬰兒看待,以自己的意識來約束寶寶,這就會引起寶寶的小脾氣。如:想要出去玩、想要嘗試新的事物、想要吃零食等。
對策:
在寶寶不開心時,及時尋找原因,適當滿足寶寶的需求。給寶寶更多嘗試的機會和空間,同時也要保證沒有危險。
很多寶寶喜歡玩抽紙、垃圾桶、抽屜等,不要一味制止寶寶而忽略了寶寶的小情緒。
可以順著寶寶,引導寶寶幫家長拽抽紙、扔垃圾等,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不要總以為寶寶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們很聰明,耐心給他們講道理他們也會接受。
心情愉悅
(圖片來源于網絡)
寶寶真是一個神奇的物種,心情不好時要撞頭,心情好時還要撞頭!
令人驚訝的是很多寶寶通過頭來放松,在連續的晃頭與撞頭中他們能感受到愉悅。
大人眼中這是“自殘”行為,但對寶寶來說是一種有節奏感的愉悅方式。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寶寶一邊撞頭一邊哈哈大笑,他們樂在其中呢。
對策:
寶寶喜歡帶有節奏感的運動,家長們可以引導寶寶跟隨音樂拍手、敲打、跳舞等,讓他們感受到律動的快樂。
不但可以減少撞頭的頻率,還能培養寶寶的節奏感。
自閉癥
如果寶寶兩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不愛與人交流,喜歡自己一個人反復撞頭,那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
這些異常行為有可能是自閉癥的表現,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不過,只有極少數寶寶撞頭是因為自閉癥,大多數是正常的行為。
家長們發現寶寶撞頭時不要大聲呵斥寶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證他們的安全,如: 避免房間內有尖銳的物品、給寶寶帶個小帽子緩沖、將桌角、床角包裹起來......
如果寶寶不小心破傷了頭,出現以下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如:嘔吐、精神萎靡、哭鬧不止等情況。
照顧寶寶真的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情,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寶媽們還要多多費心!
最后,喜歡今天內容的寶媽奶爸們,別忘了來個
- 標簽:性感男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