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貝寧吐槽外國妻子,放任孩子啃拖鞋舔地板,兩人育兒理念有分歧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傳統(tǒng)和習俗,生活方式有很大距離。跟著我國與世界各國溝通的廣泛,越來越多洋媳婦加入我國,其間著名央視主持人撒貝寧的妻子便是加拿大人李白。
撒貝寧和妻子李白在婚后生了一對雙胞胎,而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兩人也有不少抵觸。在一檔節(jié)目中,撒貝寧就和尼格買提吐槽外國妻子放養(yǎng)式教育,聽任孩子啃拖鞋舔地板,不阻止,兩人育兒理念有不合。撒貝寧在看到孩子啃拖鞋時立馬上前阻止并問詢怎么回事,而妻子卻淡定的回復“這是家里的拖鞋”,畫外音便是潔凈不臟。
可撒貝寧卻不能了解,莫非家里的妥協(xié)就能吃么,不僅如此,在李白的思想中,孩子摔了就讓他摔一下,舔地板就舔一會。雖然撒貝寧是一個文化水平極高,魂靈非常有趣的人,在不得不承認在育兒這方面,撒貝寧仍是有點過于傳統(tǒng)了。李白的育兒方式雖然有些“臟”,但對孩子是比較好的,只要在確保安全和健康的狀況下,對孩子放養(yǎng)一些也無可厚非,不要太去約束孩子。
放養(yǎng)不代表放縱,而是在一些工作上給予孩子一些自在,或許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好。被爸爸媽媽放養(yǎng)的孩子與爸爸媽媽關系更接近我國式爸爸媽媽為何教育出來的孩子都與爸爸媽媽有很深的隔閡,不接近,這便是因為爸爸媽媽過分于約束孩子,導致孩子內心背叛,對爸爸媽媽有怨恨心思。爸爸媽媽要恰當?shù)慕o予孩子自在,讓孩子獨立生長,既有助于提升才能,還能拉近親子關系,即使孩子到了背叛期或成年,也不會與爸爸媽媽有太多矛盾。
被爸爸媽媽放養(yǎng)的孩子更美好,快樂孩子最厭煩的便是爸爸媽媽無時無刻的嘮叨,感覺像是魔音中聽一樣難受,不論爸爸媽媽說的是什么,孩子都會左耳進右耳出,時間長了還會對性情和心靈形成影響。而被爸爸媽媽放養(yǎng)的孩子就完全沒有這種狀況,生長過程中能夠更美好更快樂,爸爸媽媽在育兒時要抓住標準,不要讓孩子太拘謹。
爸爸媽媽該如何正確的放養(yǎng)孩子呢?1)在確保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不過多管教孩子有些爸爸媽媽對孩子看的太嚴了,哪里都不能去,哪里都不能玩,爸爸媽媽的心是好的,但最終的成果卻并不好。在能確保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不要過多管教孩子,就例如孩子啃拖鞋這件事,家里一般都是潔凈的,而拖鞋也不會太臟。孩子偶爾啃一啃沒啥大問題,只要爸爸媽媽注重潔凈衛(wèi)生就能夠了,不過為了避免養(yǎng)成習慣,在孩子懂事之后就要幫助改正。
2)放養(yǎng)的同時,不要觸及準則性問題放養(yǎng)并不代表放縱,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放養(yǎng)的同時要讓孩子有邊界感,不要觸及準則性問題。在可控的范圍內,孩子能夠進行正常活動,但要是孩子觸及到邊界爸爸媽媽就要恰當給予教育和賞罰,幾回過后,聰明的孩子就能知道什么工作能夠做,什么工作不能做了。
3)懂得尊重和了解孩子孩子不是爸爸媽媽的附屬品,更不是爸爸媽媽的傀儡,不該該被爸爸媽媽所控制。從孩子一出世,爸爸媽媽就要將孩子當成獨立的個別,只不過在剛開始時這個獨立的個別還要依靠爸爸媽媽才能生計和生長爸爸媽媽能夠幫助但不能插手太多,而跟著孩子年紀的增長,爸爸媽媽就要開始漸漸放手,并懂得尊重和了解孩子。
在孩子和爸爸媽媽有不合時不要用自己家長的權威去限制,而是傾聽孩子的主意,再根據(jù)實際狀況判斷是孩子的主意更好仍是爸爸媽媽的主意更好。爸爸媽媽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擺出一副很厲害的姿態(tài),恰當?shù)氖救跄軌蜃尯⒆由L的更好,而被尊重被了解長大的孩子情商會很高。
- 標簽:破碎大廳鑰匙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