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爹媽這些錯誤育兒方式,正在偷偷侵蝕娃的健康,家長要警醒
世衛組織報告顯示,歐美等發達國家維生素A攝入不具有普遍性,而我國屬于維A重度缺乏國家,0-6歲兒童人群攝入不足的比例已超過50%。
世衛組織報告顯示,歐美等發達國家維生素A攝入不具有普遍性,而我國屬于維A重度缺乏國家,0-6歲兒童人群攝入不足的比例已超過50%。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后
如今2020年快過去了一半,90后也已經30歲,很多都已經為人父母,盡管老人帶娃成了潛移默化的共同認知,但也不乏有年輕父母選擇自己帶娃,然而作為新手爸媽,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成為坑娃父母。
90后新手爸媽育兒“四宗罪”,坑娃不淺
1、用電子產品哄娃
隨著科技發達,智能手機等各種電子產品的出現既給生活帶來了不小便利,也讓人們的空閑時間有了寄托,因此如今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了生活的必需品,家家戶戶都是人手一部手機,其它平板、電腦等也有安排。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對于一些新手家長來說,電子產品帶來的好處可能不止上面說的這些,最主要的是還能夠轉移哭鬧孩子的注意力,于是他們開始利用這種便利來帶孩子。
只要孩子以鬧騰不講理地哭鬧時候,這些年輕的爸媽就會拿出手機或平板,給他們播放最喜歡的動畫片,或打開一些益智小游戲給他們玩,于是孩子們就如他們所愿的那樣快速安靜下來,但這樣真的好嗎?
事實上,電子產品本身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但不正確的使用方式,如長時間使用、離屏幕太近等,卻是存在壞的影響的。
如果孩子一直保持同一個姿勢看電視、盯著屏幕,或不正確的姿勢看屏幕(如躺著、趴著等),甚至熬夜使用電子產品等,對視力、肌肉骨骼、語言、情感、智力等方面的發育,都會造成一定影響。嚴重時,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還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自閉,不愿與人交流。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 小于1歲半的嬰幼兒:不適合使用電子產品;
- 2~5歲兒童,每天對著屏幕的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且應觀看高質量的節目。
2、過度追捧國外育兒觀念和產品
在這兩年,奶粉代購突然興起,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開始過度跟風海外育兒,盲目的追捧一些國外的育兒產品和觀念。盡管確實一些國外育兒觀比較新穎超前,但父母們也要考慮到有些育兒觀用于我們的孩子身上是否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例如一些其他國家的育兒專家宣稱兒童不提倡補充維生素A,于是很多我們國家的年輕父母就開始有些猶豫,懷疑自己是不是可以停止給孩子補充維生素A。
其實世衛組織報告顯示,歐美等發達國家維生素A攝入不具有普遍性,而我國屬于維A重度缺乏國家,0-6歲兒童人群攝入不足的比例已超過50%。既然每個國家具體缺乏狀況不同,自然不能一概而論。
國內外的體質差異、飲食習慣、地理因素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導致很多育兒觀念并不適合借鑒并照搬照抄到我們的孩子身上,如果堅持用這種的觀念來育兒,他們很可能會出現很多不適的情況,甚至對身體造成傷害。
3、帶著孩子一起熬夜晚睡
有些年輕父母熬夜晚睡已經成為了習慣,而有了孩子之后,一開始晚上很容易要夜奶或換尿布,因此到孩子出生后也一直保留下了這些不良習慣,甚至直接后半夜才睡。孩子的作息是會受到父母影響的,如果新手家長自己晚睡,也用這樣的方式帶孩子,那么孩子也會形成這樣的生活習慣。
晚睡會導致孩子長期睡不飽,身體各項器官和部位很難得到充分休息,進而產生過度刺激,引發人體的壓力反應,從而誘發腎上腺大量分泌腎上腺素,一種壓力荷爾蒙,抑制腦下垂體功能,減少分泌生長激素,從而導致孩子的身體無法正常發育,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孩子熬夜可能會產生無法入睡的過度壓力反應,開始表現得易怒、暴躁,而且可能越睡不著,情緒越亢奮,長此以往,血壓、呼吸、心跳都會加速,會導致成年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提升。
4、太過追求外表
年輕的父母都比較時尚,有較高的審美,因此非常重視孩子的形象,會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對他們各種精心的打扮。在這種大的社會環境之下,孩子們的童裝也慢慢的變得成人化,牛仔短褲、高筒靴、雪紡裙等等,盡管款式和種類越來越多,其實有些并不適合孩子穿,太過于追求外表也容易影響孩子的三觀建立。
一方面,有時越鮮艷,看起來亮晶晶的衣服,可能就經過越復雜的制作和加工過程,導致這些衣服標準并不合格。并且,一些衣服的材質很可能會對孩子的皮膚造成傷害,出現過敏發疹子等情況,有不小的安全隱患。
就算寶爸寶媽們使用過上面這4種坑娃的育兒方式,只要盡早發現和醒悟,就能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減少坑娃程度。當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沒有出現的新手爸媽們也要繼續提高警惕,當好孩子的守護神。
- 標簽:電影高清壁紙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