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再步后塵,女子二婚嫁小十歲男子,婚后痛苦感嘆:嫩草難吃
文 | 蜜芽媽(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自古以來,“白頭偕老”都是我們對婚姻最真實的期盼,然而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離婚率卻居高不下,與我們歷來所崇尚的婚姻觀念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也就意味著很大一部分人群都會選擇二婚甚至多婚。
文中圖片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通常再婚的時候,人們都會避免上一次婚姻中的一些矛盾點,選擇與之相反的另一半,認為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規避離婚的風險,然而事實上呢?
過來人講述兩段婚姻經歷,引人深思
王女士:我從小家境優渥,沒吃過什么苦,所以后來結婚的時候選擇了比自己大幾歲的老公,因為他成熟穩重又多金,選擇他能夠讓自己的幸福生活延續下去。
婚后倒也沒有特別多的矛盾,只是他比較成熟,而我比較幼稚,很多時候感覺兩個人缺少共同語言。加上他是個有事業心的男人,很多時候工作起來壓根沒時間理我。
常年如此我越來越不開心,終于在40多歲分開了。后來認識了現任老公,比我小15歲,一開始我也覺得有些荒謬,但是因為上一段婚姻的失敗,讓我一直覺得是因為老公比我大的原因,加上他真的很有活力,在一起也很開心,我還是選擇了接受。
可是婚后生活卻并不似我想象的那般輕松美好,更多的時候他像個小孩子,時時刻刻等著我去照顧,這讓我感到疲憊不堪。這也讓我意識到,婚姻是否美滿與年齡是沒有太大的關系的,也不是找個與前任相反的人就能幸福。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離婚的夫妻在500萬左右,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那么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性格不合?缺乏感情基礎?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婚姻的不幸,但是究其根本,還是其對婚姻不夠負責和過度關注自我感受。
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本身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可能就是抱著能相處就相處,不能相處就拉倒的心理,只是把婚姻當成一種可替代的關系,而不是終身性的需要。
除此之外 ,很多婚姻不幸的人在結婚之后通常并未意識到雙方是一個整體的事實,通常更多的關注還是在自己身上,對另一半和家庭的關注度過低,婚姻對于雙方的意義并不大,自然成為隨時可以被拋棄的部分。
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婚姻存在的問題,即使再婚,也只能是重蹈覆轍,想要婚姻和諧,需要做到這幾點
- 標簽:趙寅成近況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