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擺脫產后抑郁心理不是事兒
產后心理抑郁像是藤蔓一般緊緊的纏繞在新媽媽的心頭,揮之不去。對于產后的種種猜忌和對新生兒的期許等等,是導致產后抑郁的直接原因,從而間接的導致新媽媽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身體乏力等不良反應,這對于育兒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1、對體形變化的擔憂
有很多新媽媽經過懷孕和生產,體重增加,體形也變得肥胖臃腫,因此對于當初懷孕有點后悔,甚至心中充滿煩躁和悔恨。其實,新媽媽只要注意飲食,并進行科學的調養,體形是完全可以恢復的。
2、“蛋殼心理”的普遍性
據調查,新媽媽的年齡大多在20-27歲左右。這個年齡段性有一個普遍的心理現象,叫做“蛋殼心理”。“蛋殼心理”的主要特征就是比較脆弱抗挫折能力較差。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對于那在家庭中總是處于被照顧,受保護的角色,并且自身沒有承擔過比較重的責任的人來講,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其應對能力也會比較弱。在這樣一種心理背景下,一些新媽媽便會長久地被產后負性情緒所籠罩。
3、對角色轉換的不適應
在孕期,準媽媽是大家注目的主角,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寵愛,而產后大家的注意力可能都會集中在新生寶寶身上,給予寶寶更多的關注和愛護,新媽媽主角的地位似乎被取代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有很多做了媽媽的女性,其實自己還像個小女孩,仍然需要丈夫和家人的關愛和幫助,而自己要擔負起為人母的巨大責任,一時對這種角色轉換可能難以接受和適應,因而就產生焦慮或抑郁的情緒。
4、對育兒重任的焦慮
初為人母的新媽媽,常常由于沒有經驗或比較緊張,搞得自己手忙腳亂的,無法好好地照顧寶寶,最后因為身心俱疲而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母親的角色。看著身邊的小寶寶,想象著在未來的日子里要為他付出和承擔的東西太多太多,新媽媽二時會對養育孩子的重任感到茫然和焦慮。
如何進行產后心理的一些建議。
1、積極的盡快再與朋友聯絡,想辦法安排一次聚會,例如請他們上午來訪。這時你的嬰兒在洗澡及早餐之后應該睡得很好。如果到朋友家里去,他也應該在手提床里睡得舒服。這樣,你會重新投入你的生活圈子,有人與你分享快樂和分擔痛苦。
2、幫助與尋求幫助。一方面,新媽咪的家人不要只顧沉浸在增添新寶貝的快樂中而忽略了新媽咪的心理變化。要多陪新媽咪說說話,及時告訴她育兒的經驗,避免手足無措,緊張慌張。另一方面,新媽咪自己要學會尋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愿意幫助你,只要你說出來!
新媽媽有了寶寶之后,興奮的同時,痛苦也接踵而來。這樣那樣的擔心導致自己走不出產后心理的抑郁。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于對寶寶的期望和愛。放輕松,勇敢的面對困難,一切都會變得簡單。相信自己可以成為好媽媽,給寶寶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