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頻道:布局國際一流紀錄片品牌建設
“哇,最近CCTV-9播出的紀錄片太符合我胃口了,《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為了人民健康》《我們的動物鄰居》等等,每一部都很好看。”
近日,眾多網友表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真是太好看了”。10月21日起,央視紀錄頻道全新改版,這也是眾多觀眾對于央視紀錄頻道全新改版半個月以來的認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總監梁紅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全新改版后的央視紀錄頻道,依托中央廣播電視總臺“5G+4K+AI”的優勢,秉持“中國故事,國際表達;中國價值,全球視野”的理念,進一步打造國際一流紀錄片頂級制作、融合傳播的媒體品牌。
全新推出九大首播時段
改版前,央視紀錄頻道包括《寰宇視野》《自然》《萬象》《時代》《真相》《人文地理》《發現》《特別呈現》等。改版后的欄目包括《故事·中國》《特別呈現》《活力·源》《全景自然》《魅力萬象》《寰宇視野》《9視頻》《微9》和《紀錄影院》等。
梁紅介紹,改版后的九大欄目便是全新推出的九大首播時段。其中包括主打社會現實類、歷史文化類精品節目的《故事·中國》和《特別呈現》時段。《活力·源》25分鐘時段,則播放精品綜合類紀錄片,豐富紀錄片新形態,激發創新活力。《魅力萬象》50分鐘時段,播放人文社會歷史類紀錄片,多角度展示社會風情和世間百態。《紀錄影院》90分鐘時段,播放全球頂尖紀錄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全新改版后,首次推出的主打融媒體短紀錄片的《9視頻》和《微9》時段,將打造風格化新紀錄片形態。
在類型上,改版后的九大新時段內容涵蓋了社會現實、歷史文化、理論文獻、自然科技等多個紀錄片類型。在梁紅看來,“長、中、短、微”的紀錄片形態分布更加合理,將進一步提升央視紀錄頻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滿足觀眾的多樣化收視需求。
加大節目創作力度
近年來,中國紀錄片行業日漸繁榮,社會現實類紀錄片作為其中最具分量的類型,具有反映當代人思想、記錄社會宏觀變化、塑造國家形象的對外傳播等作用,在紀錄片產業不斷發展的帶領下,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11月1日、2日,《故事·中國》時段播出了《重走來時路》,該紀錄片講述了普通文化工作者張國勤兩次重走長征路的故事。該片用純紀實手法,以張國勤的46盤錄像帶和5400張照片為引子,以新的旅途為線索,用豐富的影像支撐起多維度的敘述,展現過去和現在、歷史與現實的對照,為長征精神在當代中國的傳承賦予了新的注解。
除此之外,央視紀錄頻道改版后新推出了《我為樂狂》《超級裝備》等社會現實類節目,以及《在影像里重逢》《楚漢》等歷史文化類節目。
同時,自然科技類節目《科學的力量》以及BBC最新自然類大片《塞倫蓋蒂》,都在全新改版期間陸續播出。
“進一步加強社會現實類和歷史人文類等題材紀錄片的內容制作和傳播,是央視紀錄頻道改版后要加緊做的事情。”梁紅介紹道,“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原創,打造更多有趣味、有意義的作品,吸引更多年輕人愛上紀錄片。與此同時,將播出更多展示中國人精神特質和價值理念、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紀錄片。”
打造融媒短視頻平臺
10月27日起,全新改版后的央視紀錄頻道在每晚的《9視頻》時段,對《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中的17個音樂故事作品進行展播。
“央視紀錄頻道全新推出的15分鐘的《9視頻》,是可以連接大小屏、多終端的融合平臺、開放平臺、創新平臺。”梁紅介紹說,其致力于全媒體傳播,以輕松有趣、底蘊深厚的調性打造風格化新紀錄片形態。
目前,全球媒體融合趨勢已經成為潮流,央視紀錄頻道在媒體融合設計方面也呈現出全方位、多角度的特點。
梁紅介紹,除了《9視頻》,此次改版還推出專為移動端打造的《微9》“微紀錄,短視頻”產品,時長5分鐘。《微9》時段的內容融合新技術、新樣態,以用戶視角為導向,進行定向生產。
梁紅說,《9視頻》和《微9》播出時段致力于為專業的紀錄片人和短視頻愛好者提供一個創作融媒體短視頻的平臺,讓作品以用戶視角在電視端多頻次滾動的同時,在移動端廣泛傳播,成為具有高勢能的全媒體短視頻內容。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